引读 启思 促查——谈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数学思维”培养
《生活教育》2015年16期 郭丽芳 下载(143)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插入式引读让古诗教学充满诗...
- 统编教材编入了大量古诗词,意图通过古诗词教学,给青少年的成长植入中华文化的基因,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插入式引读在古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详细]
- 《小学教学参考》2020年07期
- “以疑引读,以读促疑”阅读...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好奇心、求知欲本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每天都有许多"为什么",而当他们跨入学校大门后,"?"逐渐减少甚至变成了...[详细]
- 《散文百家(理论)》2020年08期
- 运用“引读法”的几点体会
- 我们在讲读课文时试用了“引读法”,教学效果比较好,这里谈几点体会。一、怎样运用“引读法”.“引读法”是一种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详细]
- 《江西教育》1983年05期
- 用引读法教《鲸》
- 六年制第九册11课《鲸》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可分作三段,分别介绍了鲸的大小、种类和习性。教学时,可采用引读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逻辑顺序,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概...[详细]
- 《小学教学研究》1991年08期
- “引读”的类型及操作
- 引读,是教师引导学生接读,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升华认识的过程,体现出的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结合。一、引读的类型及操作根据引读的性质、目的...[详细]
- 《小学教学研究》2000年11期
- 引读,原来可以这样精彩——...
- 一、穿越时空,感受岁月的沧桑在王老师的课堂中,几百年前的事情如在眼前,学生读的是“古诗”,看的是“古事”,心中的情感却早已和诗人共悲凉,共沧桑,这强烈的共鸣,归功于教师...[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34期
-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课...
- 一直以来,我们已经认识到"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但是,我们难以突破一个"瓶颈"——在品读文章时,如何能让学生反复的读,越读越有滋味,达...[详细]
- 《内蒙古教育》2008年23期
- 反复引读课题 激荡情感波澜...
- 引读,是指学生根据教师铺垫性插话的导引朗读课文,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朗读方法。教师的引读具有启发想象、指引思路、指示性质的作用,它的精髓在于"以引代读,寓讲于读...[详细]
- 《江西教育》2010年Z2期
- 《第一次抱母亲》引读教学品...
- 课文记叙了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来换床单,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母子之情。在教学中,我找准引读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详细]
- 《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31期
- 巧借金针度与人——例谈“立...
- "立足教材,以读引读"的教学策略是重文本而又超文本的语文课程新理念,"引读"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为了弥补学生知识、经验的不足,那么,如何立足教材,合理、有效地进行拓展阅读呢...[详细]
- 《语文学刊》2012年18期
- 用好引读,助力理解
- 引读,就是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朗读课题或课文中的有关句段,做到口诵心思,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详细]
- 《教育视界》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