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销票回味浓
《集邮博览》2013年04期 刘幼焜


相关文章推荐
- 我集全了“民族大团结”信销...
- 国庆60周年前夕,我终于圆了收集齐"民族大团结"56枚信销票的心愿。我国拥有56个民族,我想对各个民族的民俗风情等情况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因而我特别留意收集相关资料,并且...[详细]
- 《集邮博览》2009年10期
- 我与集邮
-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一些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下开始集邮。那时都是收集信封上使用过的信销票,主要是在家里找,向亲戚长辈要,或者[详细]
- 《乡音》2007年11期
- 关于“大一片红”信销票真伪...
- 《中国邮史》第6卷第5期刊登徐洪《查证“大片红”有旧票》,认为《上海集邮》2002年第6期一篇文章中“认定‘大片红’无旧票存世”的说法“有误”,并举证出在拍卖会上出现的...[详细]
- 《上海集邮》2004年11期
- 寻觅信销票的乐趣
- 近年,集邮爱好者以购藏新邮票为快事,我却是在寻觅信销票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平时我注意多方收集信销票,久而久之邮册便逐渐丰厚起来,有的邮票刚集到时,残破之相真是惨不忍...[详细]
- 《上海集邮》1999年08期
- 信销票收集的点点滴滴
- 集邮活动的最初形式,就是收集信封上的旧邮票。这种邮票由于已经被邮局的戳记盖销过,标志着其邮资凭证的历史使命业已完成,故称为信销票。由于信销票的收集是一枚一枚进行的...[详细]
- 《中老年保健》2002年08期
- 集邮 识邮 乐陶陶
- 我很小开始集邮,至今已有近50年的"邮龄"。虽是"老资格",但我的邮品中珍品不多,不少是品相残缺、并不成套的信销票。尽管如此,我仍然乐此不疲。面对着那几十本邮册里上万枚的...[详细]
- 《中国档案》2011年04期
- 对编年首日封“封洗”现象的...
- 笔者从事信销票收集已经有较长的年头了。近年来,对编年首日封"封洗"的现象感到担忧,希望能够引起业界同好的关注。目前,收集信销票的人员呈现出迅速萎缩的状态,其中编年信销...[详细]
- 《集邮博览》2013年02期
- 读文献 增知识 享快乐
- 一不留神,步入集邮的殿堂也有20余年了。20年来,集邮给我带来有儿时欣赏邮票的童趣;有寻长到一枚高面值信销票时的欣喜;当然也会有看着邮册中越来越多邮票被贬值、打折时的迷...[详细]
- 《集邮博览》2005年07期
- 残封背后的精彩
- 在集邮界,收集信销票的人不少。可是一枚枚信销票的背后,有更多的揭票实寄信封被遗弃,很少有人珍视它们,收集的人也不多。对于我来说,从来不收集实寄残封,因为那都是鸡肋—掉...[详细]
- 《集邮博览》2013年07期
- 邮市偶得邮乐
- 我是一名集邮爱好者,从10岁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集邮史了,我比较喜欢收集新中国的普票,前不久在铜陵市集邮公司边的地摊上,意外的“捡漏”,买到一张珍罕的“文普”解放军10分...[详细]
- 《集邮博览》2005年12期
- 学集邮就象学走路
- 学集邮,就象婴儿学走路,有艰辛,有摸索,有失败,也有成功,更有欢乐,而方法和毅力都是重要的。集邮伊始,我学着老集邮者的样子,按着邮票志号一套一套,一枚一枚地收集信销旧票。...[详细]
- 《上海集邮》2002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