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杭州西湖梅花的文化阐释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鲁茜 下载(467)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浅谈宋词中梅花意象的象征
- 梅花以其凌寒独自开的气节一直在我国诗歌意象中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到了两宋时梅花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为了崇高文化的象征。宋人所普遍具有的梅花情节,也使得对其的描写以...[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21年12期
- 松柏之间谁则宜 舍梅卉里更...
- 宋代以来,以文人阶层为中心的咏梅和画梅活动使得梅花文化成为了传统中国人生活中不容被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清代的乾隆皇帝,向来有风雅之谓,崇尚文人格调,梅花成为展现其文...[详细]
- 《紫禁城》2021年01期
- 宋画花韵茶香 壬寅正月梅花...
- 入宋,梅花的地位骤升,成为花王。疏影横斜,凌寒傲放,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性,是宋人精神追求的人格化身。梅花即我,我即梅花,修到梅花,前身明月,玉骨冰心,峻洁磊落,宋...[详细]
- 《茶博览》2022年02期
- 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
- 梅花象喻从南宋以来逐渐被塑造成华夏文化的象征,这一过程与思想界从华夷之辨到夷夏之防的转变密切相关。在当时,对民族、国家与文化的认知,对民族精神的探寻与塑造具有传续...[详细]
- 《文学评论》2021年05期
- 论乾隆皇帝与梅花
- 开创清朝最鼎盛时代的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喜爱梅花的君主。他不仅在不能露地栽梅的宫中植梅养盆梅观赏,而且到江南赏梅,曾六次到著名的赏梅胜地邓尉赏梅;他不仅自己画梅,而且...[详细]
- 《现代园林》2006年06期
- 牡丹梅花之地位升降与宋代政...
- 在中华文化象喻系统里,花卉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对花卉的书写总是展现出一定时期的士人心态和审美观念,从中又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以及国家的政教精神。北宋时的牡丹书写...[详细]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
- 阐绎清风,激扬风轨:明代嘉...
- 本文聚焦晚明泰昌元年钱士升等人对梅花庵进行的大规模重修事件,探究元代画家吴镇如何承载嘉善地域文化的书写,为理解吴镇提供一个地域文化视角,并试图探讨艺术史和地域文化...[详细]
- 《美术大观》2021年12期
- 清代宫廷梅花盆景与宫廷绘画...
- 此件铜镀金梅花盆景,现陈列于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金枝玉叶—宝石盆景展室",是清代中期极具艺术特色的宫廷工艺代表作品,是体现清代宫廷审美的一件很好的载体。清代前期,宫廷绘...[详细]
- 《艺术品》2020年06期
- 馆藏南宋印金山茶梅花边对襟...
- 在南宋丝绸考古发现中,福州茶园山南宋墓与黄昇墓的位置及年代均十分接近,墓主尸身保存完好,出土珍贵丝织品400多件,其中很多丝绸品种和图案类型也基本相同,但数量更大。茶园...[详细]
-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20期
- 对酒不妨还弄墨 一枝清影写...
- 梅花题材绘画的基本风格类型,在宋元之际已经全部定型。明清时期的画家站在宋元大师的肩膀上,糅前人技法与个人风格于一体,创造出具有独特印记的梅花作品。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详细]
- 《紫禁城》2021年01期
- 清代贵州传奇剧本《梅花缘》...
- 目前关于《梅花缘》的创作时间,比较集中的看法是黄永堂先生提出来的1788年任琼睿中举以前说。但是此论的得出有诸多不甚严密处。如从任琼睿生年入手考查相关史料,其生于176...[详细]
- 《社会科学动态》202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