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误差对面齿轮接触特性影响分析
《制造业自动化》2018年10期 李晓贞;盛冬平;张栋林 下载(186)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齿轮接触疲...
- 基于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技术研究,文中对比了具体参数的齿轮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疲劳极限应力值,通过试验为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提供了方法,并依据试验原理和试验条件,阐述了...[详细]
- 《机械设计》2021年S1期
- 圆锥弧齿轮接触区的控制
- 一对大小圆锥孤齿轮其接触区的好坏,是啮合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在生产中发现,热处理后齿轮接触区不规律;偏小端、偏齿顶、偏齿根的都有。经分析,大小圆锥弧齿轮接触区不好的...[详细]
- 《机械工人.冷加工》1990年07期
- 加工误差对面齿轮接触特性影...
- 齿轮加工时无法保证各齿轮沿圆周的分布达到绝对标准,因为刀具与齿坯位置和运动在不断变化。位置变化导致齿轮径向偏差,运动变化导致齿轮切向偏差。齿轮加工偏差就会影响传动...[详细]
- 《中国金属通报》2018年10期
- 改进热处理工艺,提高齿轮接...
- 我厂生产的工具铣上有一对螺旋伞齿轮 ,要求渗碳淬火处理。因生产批量大 ,加工费用高及设备条件限制 ,不能解决渗碳淬火后的磨齿问题 ,只能用研齿的方法在较小范围内改善加工...[详细]
- 《金属热处理》2001年04期
- 表面薄层残留奥氏体对齿轮接...
-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表面层残余奥氏体(Ar)在齿轮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表层Ar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利弊。系统的接触疲劳试验表明,不同材料表面层Ar和K(碳化物)的分布,对接触疲...[详细]
- 《机械设计与研究》1984年01期
- 表面薄层残留奥氏体对齿轮接...
-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表面层残余奥氏体(Ar)在齿轮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表层 Ar 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利弊,通过系统的接疲劳试验指出,不同材料表面层 Ar 和 K(碳化物)的分布对...[详细]
- 《洛阳工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 线切割机床两齿轮接触问题的...
- 为了提高快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加工精度,最大限度的减小齿轮接触应力,本文建立了齿轮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模型,并定义了单元属性,划分了网格。通过对接触应力云图和位移云图的分析...[详细]
- 《科技创业家》2013年16期
- 齿轮钢接触疲劳寿命的研究
- 研究了齿轮钢纯净度与晶粒度与齿轮接触疲劳寿命的因果关系。通过试验证实了齿轮钢的纯净度与晶粒度对齿轮接触疲劳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齿轮钢中的晶粒愈细小均匀、非金属夹...[详细]
- 《山东冶金》2020年05期
- 调质钢齿轮接触疲劳寿命试验...
- 通过对60 对合金钢调质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试验的分析处理,得出了齿轮的3 种随机变量( 寿命,强度,应力) 最佳分布类型和可能分布类型。为齿轮进行高可靠性精确设计提...[详细]
- 《机械传动》1999年02期
- 低粘油在低速重载设备上的应...
- 鞍钢第二初轧厂于1990年7月开始在1600t剪切机上将N320中极压工业齿轮油改用N150低粘节能齿轮油,两个月后打开减速机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发现:(1)齿面有不规则的厚约0.2~0.3...[详细]
- 《设备管理与维修》1995年09期
- 圆柱齿轮切削加工简介
- 早期的硬木齿轮仅起拨挂作用,其齿形为直线形;以后出现手工制作的铜和铸铁齿轮,其齿形为原始的圆弧形;大约1690年出现以成形法切齿的摆线齿形。进入18世纪,尤拉、沙菲里等学...[详细]
- 《上海机床》199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