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看守
《家庭与家教》2004年12期


相关文章推荐
- 教育环境、氛围影响孩子的成...
- 对于“瑞恩的井”,我有四点感受: 第一,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国家在搞现代化,但是很多人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是片面的,认为现代化只是物质方面的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详细]
- 《少年儿童研究》2004年05期
- 教育经济效益学习问答
- 一、教育经济效益的含义,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的经济效益.教育是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的。这决定了教育的职能、作用,既有精神方面的又有物质方面的。而教育的经济效益就是...[详细]
- 《成人教育》1983年05期
- “文化养老”视角下老年大学...
-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就是其中之一。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需要物质方面的赡养,也需要精神方面的慰藉。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年...[详细]
-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3年08期
- 把握爱与权威的平衡
- 现在,父母在一起的话题离不开对孩子的教育,可言谈间发现,有的父母过分爱孩子而少了些威严,有的父母却又过分严厉而缺少了关爱。笔者认为要教育好孩子,就是要把握爱与权威的...[详细]
- 《宁夏教育》2012年04期
- 我的心里话
- 我是个幸运儿,赶上了好时代,晚年享受着强大的祖国带给我们的好生活,华服在身,美味在口,物质方面极大满足。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我有幸走进了青岛市李沧区老年大学,...[详细]
-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20年01期
- 文化养老 乐在其中
- 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日益得到满足,精神慰藉很自然地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今天,很多老人...[详细]
- 《河北画报》2011年10期
- 家教误区“八多八少”
-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自己节衣缩食,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孩子付出很多,但教育孩子的收效却不大。究其原因,关键是教育方法不当,主要有以下表现。物质给予多,心理关爱少家...[详细]
- 《家长》2001年05期
- 给孩子价值观,少给东西
- 美国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的新书《人生由你打造》最近在美国出版,彼得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成长为一个"平凡而快乐的人",而非被宠坏了的富翁之子。他同时...[详细]
- 《幼儿教育》2011年14期
- 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
- 单亲家庭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中的母亲及其子女面临生存和成长困境,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困难,还有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有赖于他们自身...[详细]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当读书不再功利
- 有媒体报道,儿子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父亲送其宝马车作为奖励。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然而当我在为“天下父母心”感叹的同时(孩子只是在一次平平常常的考试中取得了...[详细]
- 《江淮法治》2006年12期
- 人生第二春
- 几年前,我离开了工作岗位。在物质方面,我的退休生活可称得上丰衣足食,但在精神上却感到比较空虚,缺少寄托。整天生活无规律,觉得自己在虚度光阴。沉思如何度过漫长而枯燥的...[详细]
-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