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共享读书乐趣
- 通过听别人的故事,引发孩子自己的思考,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要有用得多。儿子因为上学早,身体又不好,经常三天两头住院,成绩一直不算优秀,对学习兴趣也不是很...[详细]
- 《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01期
- 林语堂的读书艺术
- 读书不能盲从,要跟自己的兴趣相符。如果一个人一心想成为一个"有教育的人",而硬性规定自己要读完哪些经典名著,那他是体会不到读书乐趣的。民国时期凝聚东西方智慧的学者林...[详细]
- 《青春期健康》2019年19期
- 培养孩子的二十条原则
- 1、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2、让孩子掌握正确的拿笔方法;3、让孩子在室外尽情玩耍;4、教孩子怎样与人交往;5、父母要为孩子奉献爱心;6、指导孩子分辨是非;7、引导孩子礼貌待人...[详细]
-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1年04期
- 读书乐趣多
- 屈指算来,退休已有16年了。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当时我是有失落感的。在单位里,我是个"忙人";退休回到家中,我却不知道该干什么,总像缺了什么似的,不断问自己:"我还有用吗?"...[详细]
- 《成才与就业》2012年09期
- 母亲创造了最好的读书空气
- 黄山谷说:"儿时艺木,今憩其荫。"我自认是一个懂得了读书乐趣的人,这是长期以来读书习惯的自然结果。如果把儿时读书生活比喻成栽树,那么和我一起辛苦培育幼苗的人,正是我的...[详细]
-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高年级》2005年Z1...
- 我怎样培养子女的读书乐趣
- “文化大革命”后,我从农村回到郑州,当时没有安排工作,住在老干部管理所。同院还有几位老同志,都比我年龄大。他们看到我家的几个孩子每天晚上也不串门,也不打扑克,每人抱一...[详细]
- 《科技文萃》1995年06期
- 漫谈“读书之三境界”
- ●《北京日报》2003年3月16日,发表了谭加荣《读书的境界》一文。其中“读书的三境界说”颇为经典。“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为科举、为升学被迫读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详细]
-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年Z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