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汉代太学考略
- 一、汉代太学的创立和发展我国古代设立大学的时期很早,应该说在奴隶制社会形成、国家出现之后就产生了大学。但是商周时代的大学还是和政治机关混合在一起,一般说来,那时...[详细]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2年...
- “太学新体”及周边问题考论
- "太学新体"不可简单地视作一种怪异文风,张方平所斥责的诸种"文弊"并非客观的评价。"太学新体"实质上是庆历贡举"简程式""先策论"等改革措施促生的不符合考校标准的程文,是庆...[详细]
- 《阅江学刊》2016年02期
- 庆历“太学新体”新论——兼...
- 学界通常认为北宋"太学体"是一种以"奇涩险怪"为主要特征的古文,然而北宋庆历"太学新体"反映的实际是科场文章的流弊,其中尤以律赋为代表。"太学新体"的形成与庆历科举新政有...[详细]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论《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的电...
- 冯梦龙的《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描写清晰逼真,人物和景物均富有可见性、动态感,艺术形象声画结合,情节发展时空一体,在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上与“蒙太奇”有诸多相似之处,具有...[详细]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宋孝宗朝太学及其文风探论
- 有宋一代崇儒右文、兴学重教,号称"小元祐"的宋孝宗朝文化教育高度繁荣,太学制度兴盛发展。孝宗朝太学创设解试落第每百人中取三人候阙考试的待补法,衍生出重要文学现象"乾淳...[详细]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从社会身份看《卢太学诗酒傲...
- 《警世恒言》作为冯梦龙所编纂的白话短片笔记小说,冯梦龙的《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描写清晰逼真,人物和景物均富有可见性、动态感,艺术形象声画结合,情节发展时空一体。其中在...[详细]
- 《大众文艺》2015年10期
- 温州“太学九先生”的学术及...
- 温州太学九先生追求"为己之学",读书的目的是明道,故他们高度认同程学;又因为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春秋》学教育,博杂经史,故经术事功兼重。九先生思想依于洛学,但文学创作上没...[详细]
- 《文学遗产》2010年06期
- 陈太学:农民“变脸”的疼痛
- 近年来谈到新世纪左翼文学思潮、新世纪乡村小说就会提到罗伟章。他为读者塑造了大量鲜活的新世纪农民形象。关注新世纪农民文化身份、呈现疼痛的乡村景象成为他小说书写的重...[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33期
- “太学体”及其周边诸问题
- 北宋的太学生和"太学体",既是庆历士风合乎逻辑的发展,更是北宋思想文化向"性命之理"深处挺进时必然经历的阶段。"太学体"不能简单理解为古文创作上的一股歪风,而包含着更为...[详细]
- 《文学遗产》2007年05期
- 南宋太学“乾淳体”新探
- 与绍兴科场弥漫谄谀之风和理宗之后专擅性理之学不同,孝宗乾道、淳熙年间随着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的变化,科举论策表现出淳厚、雅正的文风。周密《癸辛杂识》和马端临《文献通...[详细]
- 《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2期
- 注解举误
-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日记选》袁中道《游居柿录》中“江陵王维南太学家”句,注曰:“太学——这里指国子监,王维南可能是国子博士,此以官署来代职称。”明人称“太学”,皆指...[详细]
- 《读书》198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