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青冈属植物种子休眠类型鉴定及休眠打破
《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10期 史喜兵;焦雪辉;申潇潇 下载(24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脱落酸和赤霉素相互作用调控...
- 种子休眠或萌发是一个复杂的生理信号调控过程,涉及多种外部因子和内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能够维持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GA)则...[详细]
- 《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20期
-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与种子休眠...
- 种子休眠与萌发是截然不同而又紧密联系的两个生理过程,也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阶段,对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物种繁殖与地理分布以及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且两个过程受不同...[详细]
- 《植物学报》2021年04期
- 浅谈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
- 所谓种子休眠是指一个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的环境下仍不萌发的现象。种子休眠是种子的一种生理现象。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纷繁复杂,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更是千差万别。...[详细]
- 《生物学教学》1994年10期
- 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和萌发调...
- 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种子维持生存及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特征,受许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目前,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和突变体等手段对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已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
- 《草地学报》2012年01期
- 植物种子休眠原因与机理的研...
- 种子休眠对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植物保持其自身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综述植物种子产生休眠的原因及其调控机理,并探讨当前在植物种子休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详细]
-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0年02期
- 奇异的种子休眠
- 春天里,一粒粒种子从睡眠中醒来,开始了自己新的生命历程。这看起来十分自然平常,可是,有一个问题却长期困扰着人们:这些种子的萌发是自然条件在起作用呢?还是它们自身的规律...[详细]
- 《百科知识》2005年08期
-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揭示光调控...
- 种子休眠与萌发是紧密关联的植物生理过程,对农作物生产至关重要。种子休眠与萌发既受内在因素的控制,也受外界环境的调节。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是决定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详细]
- 《蔬菜》2016年10期
-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生物学...
- 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种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特征,受许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如QTL分析)和突变等手段已对休眠和萌发特性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学研究。近些...[详细]
- 《植物学通报》2004年02期
- 树木种子休眠的多样性与发芽...
- 通过种子的生理、形态、结构等方面,论述了树木种子休眠的多样性,并将种子休眠与其相对应的最佳处理方法总结归属为4种类型,可直接用于生产。[详细]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年04期
- 小麦种子休眠生理的探讨
- 在研究小麦品种种子休眠期和破除休眠条件的基础 -L,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小麦种子休眠的生理机制问题.兹将1957年与1958年的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休眠与破除了休眠的同品种种子在...[详细]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
- 树木种子休眠及其破除的途径
- 许多健全饱满未受损伤的树木种子,往往在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等适宜的情况下却不能萌发,这叫做休眠的种子。休眠是植物的一种有益的生物学特性。它是植物在对外界不良条件...[详细]
- 《生物学通报》196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