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人的价值实现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鲁芳 下载(309)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现代性与欲望本体论
- 人以集体的或类的方式存在并展开其自身,在此过程中,有三种本体相互嵌入、相互改造,即自然本体、社会本体和人性本体。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场域下,三种本体之间的嵌入方式和改造...[详细]
- 《江海学刊》2020年04期
- 欲望需要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求...
- 现代的生活方式衍生了现代性问题。需要与欲望及其关系是分析现代性问题、审视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口,呈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独特问题域。现代性的剩余成为当下...[详细]
-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0...
- 欲望、秩序与幸福:荀子礼乐...
- 欲望优先于理性和道德,因此可以作为探究秩序合理性以及幸福问题的起点。"人生而有欲",从起源角度讲欲望自身无善恶,但是实现欲望的方式产生了善恶,欲望之争导致了礼义秩序的...[详细]
- 《关东学刊》2019年01期
- 二阶意欲与欲望的冲突
- 在《意志的自由与人的概念》这篇文章中,哈里·法兰克福提出了人的本质在于二阶意欲的理论,二阶意欲为我们理解欲望的冲突提供了关键的概念工具。我们运用二阶意欲这一概念表...[详细]
- 《哲学分析》2010年03期
- 伪“我要”:他者欲望的欲望...
- 伪欲望理论是拉康哲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拉康否定了弗洛伊德的生理主义的欲望概念,提出了独特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拉康特别突出了一种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详细]
- 《学习与探索》2005年03期
- 人的欲望和需要在社会历史发...
- 人的欲望和需要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吴宁人的欲望和需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决定需要,需要引发欲望,有什么样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欲望,欲望是需要的主观形式。但是...[详细]
- 《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02期
- 当代欲望主体的哲学处境——...
- 作为当代欲望主体理论的代表人物,萨特与拉康在构建和阐发各自欲望学说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相似之处。二人理论最重要的共性便体现为对欲望主体及其伦理地位的确立和...[详细]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从欲望的不知餍足到财富增殖...
- 欲望竟然是财富增殖的幕后推手。18世纪思想家休谟的这一观点可谓惊世骇俗,影响着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和发展进程。在哲学向度上,他把欲望界定为痛苦或快乐的情感体验,自私或慷...[详细]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欲望的心理
- 在心理学教科书和专著中,“欲望”一词几乎很难看到。每个人都具有的食欲、性欲、占有欲、名誉欲以及知识欲等,曾被认为只是“本能”的欲望。在本能论基本消失后,又被“要求...[详细]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9年0...
- 论作为一门欲望发生学的列维...
- 如果说列维纳斯哲学勾勒的是一出"主体性如何成其自身"的戏剧,那么,在这出戏剧中可以发现,欲望的多重样态与主体性的多重维度之间具有一种本质相关的平行关系。其中,"需要"相...[详细]
- 《现代哲学》2021年02期
- 朱熹、王守仁欲望与心性的关...
- 在表达上,朱熹与王守仁关于欲望的论述是相似的,他们都认同"去人欲、存天理"。同时,他们指出欲望不仅指固定的外在现象,还与心的状态密切相关,如朱熹认为欲望并不仅指声色货...[详细]
- 《湖湘论坛》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