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时期的华侨教育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刘利 下载(431)被引(15)


相关文章推荐
- 晚清政府投资办学述论
- 晚清政府由于财政紧缺,对教育投资极少,但还是千万百计开辟财源,大力发展教育。本文所说的晚清政府教育投资,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为创办官立学堂、资助官费留学及补助...[详细]
- 《史林》1999年02期
- 初探晚清政府的尚武教育
- 随着我国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以及受到"西学东渐"、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晚清政府也逐渐改变了传统尚文轻武的观念,在加强尚武教育的同时,还积极吸取了日本的尚武...[详细]
- 《兰台世界》2015年10期
- 中国近代晚清政府的三次“新...
- 19世纪后期,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晚清政府为了挽救其专制统治先后进行了同光新政(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三次新政主观动机上都不同程度带有一...[详细]
- 《考试(高考文科版)》2008年10期
- 简论晚清至民初的教育宗旨
- 20世纪初叶,晚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公布教育宗旨,强化国家对教育的管理,统一对各类人才的培养要求。1912年,民国建立后,于承继这一传统的同时,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而代之以...[详细]
- 《教学研究》2002年04期
- 晚清翻译人才培养成效的历史...
- 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人才培养,既受制于社会对人才“质”与“量”的要求,也囿于学校自身办学条件、理念和模式的制约。纵观晚清政府近半个世纪外交、科技及商务翻译人才培养历...[详细]
- 《中国科技翻译》2022年01期
- 中国政府民间办学政策对侨校...
- 华侨华人在我国捐资办学兴起于清朝末年,这与当时晚清政府对民间办学采取放任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后,除个别时期外,我国政府在确认华侨华人国内办学权、鼓励华侨华人在国...[详细]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
- 论甲午战前的晚清留学政策
- 甲午战争以前晚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欧美留学 ,开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留学生的选派、管理和录用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逐步调整 ,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详细]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中国的六代留学生
- 第一代留学生:留学时间在1872年至1900年间,主要包括早期留美幼童和海军留欧学生,总约200余人。第二代留学生:留学时间大致在1900年至1911年间,人数近两万,90%以上是留学日本...[详细]
- 《江海侨声》1998年21期
- 论戊戌前后西方来华传教士的...
- 戊戌维新变法前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看到晚清政府准备推行教育改革,设计了系统的教育变革方案,并积极上书晚清政府。其设计主要包括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系统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详细]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租界给我们上的课
- 把上海英法租界的出现当作是晚清政府丧权辱国的标志,当作中国近代史的耻辱,当然是不错的;但是,细致地分析,可能事情还不那么简单。近日,笔者读姚克明先生《海上洋泾浜》,有...[详细]
- 《散文百家(杂文)》2005年10期
- 艰难的对望:清末学生与政府...
- 清末学生群体由政府意志产生,而学生背离了政府兴学的意志宗旨,学生与政府的关系决定了清末政府终结的历史趋向。本文以清末浙江学生为例,分析了政府与学子传统的雇主与待雇...[详细]
- 《浙江学刊》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