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的评价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年04期 朱州;黄顺荣;秦千子;冯泽荣;麦威; 下载(103)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颅内动脉瘤的发生机制和影像...
- 颅内动脉瘤(A)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IA的发生机制涉及解剖、组织、分子生物学、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学诸方面。加强对IA的发生机制研究,可以促进IA的临床...[详细]
-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年0...
- 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微小癌诊...
- 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前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上应用普遍,特别是超声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依据,现就甲状腺微小癌的影像学检查现状及进展做一...[详细]
- 《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11期
- 影像学检查在胰岛细胞瘤诊断...
-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胰岛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12例胰岛细胞瘤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经验。结果12例胰岛细胞瘤患者包括胰岛...[详细]
- 《重庆医学》2005年07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三种影...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是一种肾脏良性肿瘤,多发于肾实质。通过静脉肾盂造影、B超及CT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8例RAL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结果相差甚大。1临床资料1....[详细]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4期
- 影像学检查在直肠癌诊断中的...
- 目的分析影像学检查在直肠癌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与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7例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案例,对其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详细]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年23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例治疗体...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总结2000年4月—2007年4月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肿瘤直径(15.5±5.5)cm,均经手术治疗完整切除,且经...[详细]
- 《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31期
- 42例肾上腺肿瘤影像学检查的...
- 目的 :提高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CT、MRI在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各方面明显优于...[详细]
- 《广州医药》2001年01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检查吉林省肿瘤医院电诊科赵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L)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于1880年由Bourenrile首次报告,本文...[详细]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影像学检查在高强度聚焦超声...
- 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肿瘤疗效观察的多种影像学方法进行讨论。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相互结合,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详细]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年01期
- 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价值...
-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多种...[详细]
- 《科技资讯》2015年14期
- 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诊治中的...
-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以及疗...[详细]
- 《食管疾病》202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