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健康报》2006年2006-12-01期 翟金国; 下载(57)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领悟社会支...
-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物质及精神压力。领悟社会支持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机制,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建立良好的学校归属感提供理论依...[详细]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
-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现状及...
- 随着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关注,基于我国对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涵义及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详细]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1期
- 中国艾滋病孤儿心理健康的研...
- 艾滋病孤儿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承担着生活重负,而且还承受着无形的心理压力。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艾滋病孤儿存在孤独、自卑、自我封闭和偏激逆反等不良的心理问题...[详细]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6期
- 艾滋病羞辱和歧视的概念及研...
- 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量表的研制是对其进行评价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的先决条件。阐述了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定义和分类,重点介绍和分析了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艾滋病羞辱和歧...[详细]
- 《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 山西运城地区艾滋病相关工作...
- 目的调查艾滋病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运城市盐湖区与绛县艾滋病相关工作人员共96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心理健...[详细]
- 《卫生研究》2009年05期
- 1/4世纪的艾滋病毒研究——...
- 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艾滋病毒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文简述了艾滋病毒的发现及25年来在HIV起源、致病、治疗和预防领域...[详细]
- 《生命科学》2008年06期
- 论艾滋病防治的特殊心理和行...
-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形势仍十分严峻。为了使防艾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必须深入研究在艾滋病的宣传、咨询、预防和治疗诸方面的特殊心理和行为因...[详细]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艾滋病防治的心理学思考
- 从1985年中国报道第一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在中国迅速传播和流行。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上、法律上和心理学上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详细]
-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08期
- 艾滋病污名研究述评
- 艾滋病污名是影响艾滋病预防、治疗及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艾滋病污名的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干预措施等几个方面,回顾了国外近20几年来研究者关于艾滋病...[详细]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
- 艾滋病疑病症患者心理卫生状...
- 目的:探讨艾滋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状卫生状况。方法:①详细记录72例患者个人资料及对艾滋病的了解情况;②选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艾滋病疑病症患者进行测试;③以心理咨询...[详细]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 提倡遵守性道德还是使用避孕...
- 519名医学院二、三年级学生分成 A、B 两组。A 组阅读《要大张旗鼓提倡使用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一个重要对策》,B 组阅读《避孕套不是保险套》。阅读前后两组均分别笔...[详细]
- 《性学》199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