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反贫困的制度-能力整合模式刍议——兼论社会工作的参与作用
《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03期 王思斌; 下载(2267)被引(42)


相关文章推荐
- 我国农村反贫困路径选择的演...
-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历史,大致经历计划经济反贫、反贫摸索、反贫探索、扶贫攻坚、巩固温饱成果、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六个时期;围绕救济式反贫到开发式反贫再到能力扶...[详细]
- 《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06期
- 农村反贫困信息的困惑
- 在任何重大的行动中,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反贫困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状,降低了扶贫效率,使得农村反贫困行动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要取得...[详细]
-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 反人文贫困视角下农村反贫困...
-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村反贫困工作,反贫困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出现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量逆增长现象,相对贫困突显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反映出当前我国农村的反贫困...[详细]
- 《特区经济》2016年02期
- 当前农村反贫困的问题与对策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反贫困的步伐明显放缓。这是因为在反贫困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对贫困内涵的理论把握,贫困人员的结构改变,还是对因公共供给不足而返贫的现实认识以...[详细]
- 《特区经济》2006年03期
- 新中国农村反贫困行动的制度...
-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行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大历史阶段,发生了5次制度变迁,扶贫制度的变迁促进了扶贫机制的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详细]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06期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反...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反贫困的步伐明显放缓。这是因为在反贫困的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对贫困内涵的理论把握,贫困人员的结构改变,还是对因公共供给不足而返贫的现实认识以...[详细]
- 《生产力研究》2007年07期
- 对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市场与政...
- "市场失灵"的不可避免和"政府失灵"的客观存在,使中国农村反贫困中市场与政府如何结合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具体划分农村反贫困中公共物品和非公共物品的基础上,提...[详细]
- 《中国软科学》2003年08期
- 甘肃省农村反贫困道路与现状...
- 甘肃农村反贫困发展道路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历程的一个缩影,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本文对甘肃省35个贫困村的调查显示,政府的扶贫干预对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详细]
-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 中国农村反贫困效果研究
- 文章运用2010年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成效,发现政府的扶贫措施对于农户脱贫并没有起到明显成效,旨在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直...[详细]
- 《改革与战略》2015年07期
- 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其核心内容之一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有很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现行市场体系下,农...[详细]
- 《金融与经济》2007年12期
- 农村反贫困的人口可持续发展...
- 农村反贫困,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解决我国剩余农村贫困人口贫困问题的正确选择。而农村贫困现象真正缓解也能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对于我国农村...[详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