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包容性发展理念下的社会弱势群体政策关怀
《晋中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刘莉萍; 下载(117)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精准扶贫的实践偏离:一个包...
-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战略转向。从政策设计的初衷来看,精准扶贫的技术靶向旨在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偏离问题。但在实践过程中,精准扶贫在某些地...[详细]
- 《深圳社会科学》2021年01期
- 政府嵌入与社会增能:包容性...
- 包容性治理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共治,注重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发展条件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机制的兼容性。强政府-强社会是包容性治理的应然模式。包容性治理的实现是基于"强...[详细]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
- 重构社会帮扶体系的思考
- "十三五"时期,中国进入包容性发展新阶段。重构社会帮扶体系,既是推进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应对"十三五"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为此,必须跳出单向无偿给付式...[详细]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包容性治理:邻避冲突治理优...
- 邻避冲突作为一个国际性难题,对社会善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治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未来如何构建更为有效的邻避冲突治理模式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包容性治理以平等、参与、...[详细]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包容性治理:来自厦门市S区的...
- 包容性治理实质是治理理论和包容性发展理论的"合璧"。内生具有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治理过程的开放以及治理成果的共享,包容性发展回应了治理可能的"本末置换"期待,而人才是...[详细]
- 《科学发展》2017年02期
- 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创新:...
- 该文对包容性理论的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资源理论、社会和组织网络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理论对包容性理论发展的科学依托,在此基础上,...[详细]
- 《中国发展》2017年03期
- 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与包容性...
- 公共管理是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实现公共利益的组织性活动,其对促进包容性人类发展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社会相互合作,公共管理具有丰富多样的创新内容,并促进了...[详细]
- 《商》2015年45期
- 包容性治理:社会治理的新思...
- 社会治理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作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体,包容性治理是对现有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并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包容性治理源自存在逻辑同构性的治理理...[详细]
-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 包容性发展维度下的公共政策...
- 包容性发展是当前我国发展理念的新成果,也是我国发展方式的新转变。包容性发展价值理念为我国公共政策的设计、建构和完善提供了价值参考和行为导向。在改革进入攻坚期与深...[详细]
- 《行政与法》2014年09期
- 社会发展视角下的我国社会福...
- 包容性发展观提出,发展是所有人的发展,在发展权利的拥有、发展机会的享有和发展成果的享用等方面应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要义在于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所有社...[详细]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 包容性治理的伦理向度
- 包容性治理作为迈向善治之路的现代化治理方式,将"包容性增长"嵌入到治理理念当中,让各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其中,公平分享社会资源、治理成果和政策结果,从而尊重和保障各利益...[详细]
- 《伦理学研究》202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