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梁并称的缘起与流变
《近代史研究》2013年02期 桑兵 下载(1833)被引(10)


相关文章推荐
- 康梁在两广的勤王活动
-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康梁策划发动大规模武装勤王运动,两广地区与长江流域并为经略重点。长期以来,人们论及这段史实,大都只注重长江流域的自立军之役,很少措意两广方面的情况...[详细]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
- 辛亥革命后康梁组建国民党史...
- 在清帝逊位之后,康梁放弃虚君共和的主张,以“国民党”名义重组海外党众,争取政党政治的主动性。海外各埠党众接令后反应不一,既有积极响应以符合民国肇建的政治趋势者,...[详细]
- 《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01期
- 应为康梁和立宪派正名
- 应为康梁和立宪派正名候宜杰康有为、梁启超和立宪派在政治上属于什么派别?以往的论作众口一词,莫不给他们加上一个很不光彩的头衔,即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或改良派、近年已...[详细]
- 《近代史研究》1994年02期
- 论孙中山与康梁派合作的尝试...
- 1903年,孙中山在《敬告同乡书》一文中谈到革命派与康梁派的关系时指出:“革命、保皇二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详细]
- 《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 戊戌后康梁谋刺慈禧太后新考...
- 戊戌政变后 ,康梁仍时刻盼望返回朝廷 ,依靠皇权推行改革。而太后的存在使他们的目的不能达到。为此康梁于 190 4年派出以梁铁君为首的暗杀团体入京谋刺慈禧。梁铁君在国内活...[详细]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戊戌时期康梁等人的“书生心...
- 文章以基本史料为依托,着眼小处,从康梁等人的历史责任、政治心智、名利状态、学识困惑四个方面出发,通过史料佐证与合理推断,力图还原出维新时期康梁等人自相矛盾又徘徊向前...[详细]
- 《安顺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 康梁在孔教能否为国民义思想...
- "君臣道息",来自共和体制的挑战,是曾为传统帝制社会国家意识形态的儒教之现代转型面临的最大危机。康梁戊戌政变流亡海外,孔教运动的领袖康有为逐步以"国民"外壳寻找到"孔教...[详细]
- 《近代史研究》2011年05期
- 论康梁滞日与中日交涉
- 康有为和梁启超于1898年戊戌政变后被迫亡命日本,期望得到日本支持,希图对维新大局有所挽回。此前康梁变法虽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表达了他们对日本式君主立宪制的向往和对...[详细]
- 《历史档案》2008年01期
- 丁未政潮中康梁派活动考略
-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年)政潮,是清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一次大爆发。其间,以首席军机大臣庆王奕劻和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一方,以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机和邮传部尚书岑...[详细]
- 《历史档案》1990年01期
- 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的活动...
-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在海外华侨社会中继续其改良救国活动。他们首先在加拿大创立了"保皇会",该会吸纳了许多富裕侨商和华侨中的头面人物。接着,保皇会势力迅...[详细]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 戊戌政变后清政府惩处康梁党...
-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谭嗣同等"六君子",并对张荫桓、陈宝箴等举荐维新派、支持变法的官员进行惩处。康有为、梁启超等借助英、...[详细]
- 《历史档案》201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