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解读民族形式建筑
《华中建筑》2006年01期 刘亦师; 下载(625)被引(18)


相关文章推荐
- 近代上海戏院建筑的安全性控...
- 中国建筑现代转型历程中,伴随着新功能、新形式的出现,建筑的技术体系、营建和管理方式随之发生重大改变。作为近代公共娱乐空间的代表,上海戏院建筑既是上海近代社会生活中...[详细]
- 《新建筑》2016年05期
- 近代长春城市面貌的形成与特...
- 1900年以来,长春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近代化过程,其城市功能发生了三次转变:从边疆集镇发展到铁路城市,再变为伪满的"政治中心"城市空间,最后通过"一五"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工...[详细]
- 《南方建筑》2012年05期
- 从西化到中国民族建筑形式—...
- 中国近代历史时期,由政府投资的官方建筑经历了从清末至民初的全盘西化到20-30年代走向中国民族建筑形式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广州近代官方建筑活动为例,结合近代...[详细]
- 《建筑与文化》2012年11期
- 镇江近代公共建筑的兴起与城...
- 中国近代,公共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和时代的变革,充分体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性和文化交融的复杂性。镇江近代公共建筑从一个...[详细]
-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2期
- 近代西方公园建设重点的比较...
- 本文阐述了近代公园产生的社会背景,通过比较研究近代西方公园建设重点的异同,提出在功能上的相似点,提出了道路景观、自然景观、景观节点等方面的不同点。而研究这些相似点...[详细]
- 《建设科技》2008年24期
- 控制线和西方古典主义手法在...
- 阐述了近代沈阳满铁附属地建筑样式在继承西方传统建筑样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与创新,但是在立面设计上依然遵循着传统西方建筑的比例控制手法和西方经典的立面组合方式。通...[详细]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浅析近代武汉里分住宅的保护...
- 武汉里分住宅是武汉近代历史发展的产物,对里分住宅的保护与更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简析,重点对里分住宅的基本保护内容和基本更新方法做了探讨,力求找到一种适合于当下的里...[详细]
- 《山西建筑》2011年05期
- 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结...
- 哈尔滨是1898年由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而兴建的一座新型城市。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西方新旧思潮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哈尔滨温和碰...[详细]
- 《新建筑》2002年01期
- 近代郑州城市的初步转型(19...
- 近代郑州借助铁路交会、两次开埠等历史机遇,逐步崛起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商业城市,并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型。其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近代新式工商...[详细]
-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 近代广州城市建设的理想主义
- 广州作为近代岭南的政治中心,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与执政者的理想主义密切相关。孙中山和孙科对于广州城市的理想愿景与建设方略影响了广州港口、"模范住宅区"和近代公园的建...[详细]
- 《华中建筑》2014年10期
- 近代“洋式工厂”建筑特征解...
- 近代时期,受清末洋务运动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族资本家和官督买办纷纷创办民族企业,兴建了大批近代"洋式工厂"建筑。作为近代时期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基地之一,并由于清...[详细]
- 《创意与设计》201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