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方式的比较分析与法律完善
《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史卫民; 下载(257)被引(10)


相关文章推荐
- “三权分置”下的农地流转主...
- 农地"三权分置"让经营权独立出来上市流转,需要关注的是农地流转主体的最终行动策略。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理论思辨发现,农地"三权分置"下的制度供给对流转双方的激励约束各...[详细]
- 《农村经济》2020年01期
- 日本的农地流转及启示
- 日本的农地流转是在《农地法》和《农促法》两大法律框架内进行的,1965年至21世纪初,不管是从流转数量分析,还是从农地流转价格来看,其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为促进农地有...[详细]
-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03期
-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农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党的十五大之前的一个时期...[详细]
- 《现代农业》2010年01期
- 转型时期俄罗斯农地流转法律...
- 俄罗斯农地私有化改革确立了农地私有产权的合法地位,但是就农地能否买卖一直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使原有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职工所获得的只是写于"纸"上的土地所有权...[详细]
- 《学术交流》2009年06期
- 农地流转制度的法经济学视角
- 农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农地流转制度的产生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必然产物,是需求性制度变迁基础之上的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从我国当前法律体系来看,农地...[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 参与主体视角下农地流转中农...
- 在"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可以说实现农地流转的规模化经营已经是一个大的趋势。农地流转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农民、企业和农村集体组织,这些多个...[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17年12期
- 公平与效率:诱致性与强制性...
-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对农地进行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这需要对当前处于细碎分散化状态的农地进行流转,使农业经营者拥有的农地与其经营能力相匹配,实现土地分配公平与新条件下...[详细]
- 《学习与探索》2016年01期
- 健全农地流转市场法律研究
- 2002年8月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用了一整节(第二章第五节)共12项条款,较详细地规定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和其他内容,自此从法律上认可并正式打开了中国农地流转市...[详细]
-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6期
- 农地流转法律问题解决路径探...
-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现行法对农地流转的规定充满了犹疑与矛盾,导致了农地流转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种种限制与纠纷。为此,应通过完善立法还原土地的...[详细]
- 《实事求是》2010年05期
- 农地流转中的社会管理体制障...
- 目前,我国农地流转中农民权利受损已成为诱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然而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详细]
- 《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 新时期农地流转纠纷仲裁解决...
- 农地流转制度逐步确立和深入推行之后,随之而来的纠纷势必增多,农地流转纠纷能否得到高效及时的化解事关我国新一轮土地政策的成败。检视我国农地流转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的现状...[详细]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