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完整的人——大学通识教育的性质、课程与影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03期 张亚群; 下载(591)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学风建设助力学子成才梦——...
- 2014年12月22日,冬至时节,武汉倒水河畔气温低至零下8度。坐落在河畔的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校园里,却满是晨读的学生。"从9月份以来,我每天7点就准时到这里晨读,都习惯了。...[详细]
- 《通识教育研究》2015年00期
- 价值观教育与大学责任——基...
- 大学价值观教育责任深植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需要。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价值塑造的制度设置,从社会历史条件和课程理念内容两个方面对其变迁进行分析,可分为四个阶段。通识教...[详细]
- 《高教探索》2019年12期
- 大学通识教育的国际视野——...
- 《大学通识教育的国际比较》是朱镜人教授等著的新作,也是目前唯一一本系统详细的介绍国际通识教育比较研究的著作。与新中国同岁的朱镜人教授是我国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专家...[详细]
- 《滁州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 大学通识教育中文化自觉的必...
- 当下中国各大学的通识教育方兴未艾,通识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实施机构的相当重视。然而,国内的专家提起通识教育,往往推崇哈佛、耶鲁,却恰恰忽略一个重要事实...[详细]
- 《科教导刊(下旬)》2019年12期
- 慕课视域下大学通识教育实践...
-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遭遇很多困境:制度性障碍、优秀师资缺乏和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等,而慕课作为一种网络教学形式给通识教育带来新的希望。慕课更适合通识教育,它能突破制度性障...[详细]
- 《山东高等教育》2020年01期
- 美国政府对州立大学通识教育...
- 美国政府将大学通识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美国州立大学通识教育治理的核心特征包括规范性要素符号系统在秩序基础上表现出强烈的约束性期待、具有国家认同的政治意...[详细]
- 《教育探索》2020年02期
- 艺术智能化与技术情感化:当...
- 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它既具有理性主义的维度和世俗化的趋向,也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维度和超越化的愿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详细]
-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
- 当前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 致力于"学以成人"即完善人的灵魂和生命的通识教育,与"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高度契合。但目前大学通识教育却表现出教育理念模糊不清、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详细]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2期
- 大学通识教育之价值观引导
- 价值观的塑造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如何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方法中体现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中外高校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提...[详细]
- 《财富时代》2020年09期
- 走向更加开放的大学通识教育
- 黄俊杰教授在《21世纪大学理念的激荡与通识教育的展望》一文中,针对当今大学通识教育注重"开拓视野"、"获得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等"效益观"和"工具论",提出,...[详细]
-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0年05期
-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 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国人才的培养和"美国信念"的凝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经历了萌芽初生、波动发展和稳步推进三个发展阶段,在当...[详细]
- 《滁州学院学报》202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