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限定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平面镜成像》为例
《湖南中学物理》2020年02期 杨悦;周思军;丁益民;黄汝瑜;吴星星; 下载(90)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开发校本课程应把握三个特点
- 第一是选择性。校本课程一定是来自于学生。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所需要的东西肯定有所不同。第二是生成性。现在的条件、师资力量,包括实践,绝对不可能一出来就是一门成熟的...[详细]
- 《宁夏教育》2006年10期
- 学历与学力
- 世人看重学历而忽视学力之陋习相传久矣!或许有人说:“学历岂不就是学力么?”其实不然。所谓学历,指的是曾在何种培养层次的学校肄业或毕业;而学力则是指学问的工夫和造诣,...[详细]
- 《电视大学》1986年06期
- 名师概念及特征辨析
- 名师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自然而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影响度和突出成就的专业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名师具有名副其实性、绩效显赫性、人人可及性、自...[详细]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4期
- 校本课程应分四类开发
- 一类是限定性校本拓展课,主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如心理活动课、创新教育课、英语外教课等。二类是非限定性校本拓展课,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详细]
- 《宁夏教育》2006年10期
- 教师反思的域、限与场——从...
- 文章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出发,从教师反思的域——反思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规定性、反思的限——反思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限定性、反思的场——反思与一定环境中教师的自我理解...[详细]
- 《教育导刊》2013年03期
- 浅谈“劣构问题”对提升学生...
- 美国知名教学设计专家D.H.乔纳森把问题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两大类型。良构问题是指限定性条件的问题,它具有明确的已知条件,并在已知条件范围内运用若干规则和原理来...[详细]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19期
- 教育的必然要求:使用“批判...
- 在教育界,“批判”也曾被误解为以纯政治性或非理为特征的概念。这表现为:第一,被批判的人和被批判的观点混为一谈,对教育活动的批判和对教育理论的批判纠缠不清;第二,被批判...[详细]
- 《现代教育论丛》1999年03期
- 什么是教育
- 对于多数国人而言 ,教育就是“教书”、“教知识” ,就是“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就是“素质”的培养 ,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就是“温故知新”、“因材施教” ...[详细]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