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分司机构与社会变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勾利军 下载(367)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宋朝鞠谳分司制度及其现代启...
- 在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上,宋朝鞠谳分司制度极具特色,其司法机构的设置从中央到地方均体现了审、判分离的特征。案件事实的审理、检法议刑和裁决全过程有着完善的运行机制。鞠...[详细]
- 《学术探索》2013年07期
- 清初河务机构中管河都水分司...
- 黄运两河治理上关国计,下系民生,治理险要河段关系更为重大。清初河务系统的设置尚未完善,各管河机构职掌重叠繁杂相互掣肘,难以对之兼摄,于是政府设管河都水分司对之进行治...[详细]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
- 清初管河都水分司浅析
- 清初沿袭明制,设都水分司,分段对河道进行治理。至雍正初期,都水分司陆续被裁撤,其管辖事渐归并于管河道员。从清前期都水分司的设置状况,任职人员及更代状况,职掌,及其被裁...[详细]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试论唐代东都分司制度的特点
- 唐代东都分司机构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那样,只是安排闲散人员。它具有以下特点:东都分司机构中的职官设置从实到虚,其枢要部门不设分司官,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留台御史权...[详细]
-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
- 韩愈自请分司东都原因探析
- 元和二年六月韩愈自请分司东都,是其仕宦生涯的主动撤退,个中原因,韩愈本人及同时代人所作墓碑及行状均认为是遭到了谗言诽谤。然通过史料分析,结合德宗、顺宗和宪宗三朝中枢...[详细]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
- 在清代前期,治河是一项重要政务。清承明制,但鉴于明代河工的积弊,清政府对河工体制进行了大幅度变革。清政府逐渐通过管河分司的裁并归道改革,实现了管河体制的划一;通过将...[详细]
-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3期
- 元代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分...
- 黑水城文献显示,元代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分司的设置前后有所变化,前期可能设有"甘、肃、永昌等处分司",该分司监临区涵盖了甘州、肃州、永昌、亦集乃路等甘肃行省南部和北...[详细]
- 《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 唐宋洛阳分司长官对文人群体...
- 唐代东都留守和北宋西京留守是洛阳分司机构的长官,身份崇重。唐宋时担任洛阳分司长官的裴度、牛僧孺、钱惟演、文彦博、韩绛等人多位望崇盛,又具有文学才能,喜与文人交往,因...[详细]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唐代东都分司官任职原因分析
- 一般论者将分司官的任职原因归为安置罢黜、远黜量移及性乐恬退等。分司官的任职原因除上述之外,还有赏功、重用、避祸、因病及照顾家庭等。一般官员乐意接受分司官之职,是因...[详细]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两淮盐运司元代尚未分分局
- 有的论述认为元代两淮盐运使司在元代已分盐运分司管辖各盐场,本人经过初步考证,发现这很可能与史实不符。据《元史·百官志》卷九十一载:“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秩正三品。国初...[详细]
- 《盐业史研究》1988年01期
- 金朝六部分司和郎官架构考论
- 金朝六部延续了隋唐以来的分司架构,但与中原王朝不同,金朝以主事直接负责六部分司,并在分司下设诸科作为具体办事机构。除了常规的分司之外,金朝六部还有"六部所辖分司",向...[详细]
- 《史学集刊》202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