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兰花;圆斑病;壳多孢菌


相关文章推荐
- 贵州省余庆县茶褐枯病病原菌...
- 为鉴定引起茶褐枯病的病原菌,本研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的致病性,并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依据病原菌rDNA-ITS、ACT、CAL和TUB2基因进行多...[详细]
- 《植物保护》2020年02期
- 金魔芋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
- 近年来,魔芋炭疽病为魔芋主要发生病害之一。本文对龙陵魔芋叶片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分生孢子为单胞,镰刀形,无色,(18~23)μ...[详细]
- 《云南农业》2020年02期
- 枇杷病果的病原菌调查及其防...
- 枇杷时常果皮上出现褐色病斑,或果皮完好,但内部近种子处存有病斑。为防治病害的发生,提高上市温室批把的质量效益,本文就引发该病的病原菌调查及防治该病的方法报告如下...[详细]
- 《上海农业科技》2000年06期
- 安徽省草莓空心病病原菌的分...
- 对来源于安徽、辽宁和河北地区的草莓空心病株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在PDA平板上均呈放射状,菌丝的颜色一般为白色,菌丝...[详细]
- 《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24期
- 贵阳花溪久安茶树炭疽病病原...
- 为明确贵阳花溪久安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利用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验证,利用形态学与rDNA-ITS对致病菌进行鉴定,同时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详细]
- 《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11期
- 农用链霉素对核桃黑斑病伴生...
- 为了初步探索常见抗菌农药对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的抑菌作用,以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为供试菌株,以农用链霉素为抗菌素,分别用抑菌圈法和平板...[详细]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 云南省河口县香蕉枯萎病病原...
- 为明确云南省红河州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从香蕉茎部分离纯化了疑似病原菌,经致病性测定后,采用ITS序列和形态相结合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红河州香...[详细]
- 《云南农业科技》2016年03期
- 杧果红点病病原菌的鉴定
- 在海南杧果果实上发现了一种由炭疽病菌引起的杧果红点病,通过菌种分离与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引起杧果红点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病原菌回接...[详细]
- 《中国南方果树》2015年06期
- 林木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概述
- 病原菌隔离在林木分布区域之外是避免病原菌对林木危害的关键措施之一,这可以通过控制病原菌的传播来实现。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土壤/苗木基质、植物体材料、木材/木材...[详细]
- 《桉树科技》2014年02期
- 魔芋灰霉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目的]对魔芋灰霉病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提取DNA、PCR扩增、电泳检测以及魔芋灰霉病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分析。[结果]采用CTAB法得到的DNA产量较高且纯度较好;以...[详细]
-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0期
- 病原菌对植物的作用及其受环...
- 植物病原菌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引起各种植物病害,并对植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产生影响。部分病原菌是具有宿主专一性的。病原菌在植物从种子到成...[详细]
- 《河南科技》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