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耿恭命运差异性探析
《黑龙江史志》2010年07期 王伟; 下载(143)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论东汉前期南北匈奴的关系
- 东汉初年的南北分裂使匈奴命运就此改写。匈奴南北两部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南匈奴南下,入塞附汉,确立了藩属关系;北匈奴继续留在漠北,与中原为敌。双方虽为同...[详细]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
- 略论匈奴居次
- 居次即匈奴单于、挛鞮氏诸王之女,地位若汉家的公主。从文献来看,匈奴居次婚姻对象以姻亲氏族、其他民族首领和归附匈奴西汉将领为主。匈奴通过居次的婚姻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详细]
- 《郑州师范教育》2016年06期
- 和亲:汉与匈奴的政治博弈
- 古代匈奴人没有固定的住所,也不事耕种,哪里的水草适合放牧牛羊他们就迁移到哪里,过着游牧生活。当匈奴发现了中原的富庶后,就频频从北方入侵中原。中原的历代统治者也不是好...[详细]
- 《文史博览》2016年09期
- 李广骑射技艺在抗击匈奴中的...
- 李广是汉朝抗击匈奴的著名军事将领,一生中将所有精力都献给了抗击匈奴事业,为汉朝大败匈奴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军事基础。本文结合李广生平及抗击匈奴事迹,分析了其高超骑射...[详细]
- 《兰台世界》2013年24期
- 南匈奴内迁与东汉北边边防新...
- 南匈奴内迁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取东汉北边塞内的生产、生活物资,借助东汉与北匈奴对抗。而东汉接受南匈奴内迁的根本原因则是其北边军力的严重不足。东汉为管理南匈奴而采取的...[详细]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03期
- 浅析东汉前期对北匈奴的政策
-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游牧民族,历经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陆,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政局,《史记》、《汉书》等留...[详细]
-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 匈奴政权兴衰中的自然灾害因...
- 匈奴人将众多游牧部落统一起来,把游牧社会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建立了游牧国家政权。"游牧国家"这种比部落更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让松散的游牧社会变得更加有组织,国家...[详细]
- 《学理论》2012年33期
- 再论“击匈奴降者赏令”及其...
- 1981年在敦煌酥油土汉代烽隧遗址出土的木简,内容主要有诏书、律令、檄书、日常屯戍簿册、字书、兵书、历书、私人书启以及其他杂简。其中发现的"击匈奴降者赏令"数简引起了...[详细]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
- 简述东汉前期对北匈奴的政策
- 匈奴是中国古代活动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东汉初年,因自然灾害和匈奴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分裂为南、北二部。东汉政府对北匈奴采取了羁縻安抚、分化瓦解、武力...[详细]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试析南匈奴未能实现统一的原...
- 匈奴分裂之后,南匈奴和北匈奴两个政权长期处于不同地区,独立存在,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期间,南匈奴虽然怀有统一南北、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却始终未能遂愿。究其原因,一...[详细]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论东汉对南匈奴的政策
- 匈奴是中国古代活动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东汉初年,因自然灾害和匈奴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分裂为南、北二部。东汉对内附的南匈奴采取了政治监护、军事防护、经...[详细]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