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读书之三境界”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年Z4期 月华 下载(23)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读书三境界
- 读书有三种境界:“吞、“啃、“品。“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详细]
- 《山西教育(中考)》2005年09期
- 教学三境界
- 教学三境界曹占敏长期在培训教学第一线工作,不仅有机会领略各种师资教学风采,而且也时常在讲台上品尝教学滋味,大量的感性材料和实践经验使我悟出了几分教学真谛,套用一...[详细]
- 《北京成人教育》1996年11期
- 另类读书三境界
- 古人读书推崇"三上"境界:枕上、厕上、马上。本人读书则推崇另类三境界:雨天读书、午后读书和放猪读书。雨天读书我生在农家院。乡下的农活很挤,难得有空闲歇息一下。于是就...[详细]
-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5年18期
- 读书的三境界
- 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马克思、鲁迅、顾准式的读书境界。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马克思读了书写《资本论》,让天下的有革命倾向的人生出实际的革...[详细]
- 《教师博览》2005年09期
- 读书的三境界
-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概括成读书的三境界,即“知之、好之、乐之。”近代学者王国维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详细]
- 《湖北招生考试(快速阅读)》2006年06期
- 领略求学三境界 衣带渐宽终...
- 领略求学三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理直清代王国维(1877—1927)在《人间词话》中,辑录了北宋词人晏殊、柳永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说明“求学三境界”;“古今之成...[详细]
- 《河北自学考试》1996年11期
- 且说读书三境界
- 关于读书,有人讨厌,有人喜欢,有人认为有用,有人认为无用,有人提倡读有用书,有人提倡读无用书,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认为读书有三重境界,试言之。第一重境界是不读书...[详细]
- 《创新时代》2015年12期
- 读书三境界
- 做事欲专精,岂可无境界?即如读书之事,不能入境界,又何能陶性情,拓胸襟,增见识,长才干?读书之境界,古人阐述良多,今借佛家"山水"之论,一表略识之感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读...[详细]
-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年02期
- 我心中的读书三境界
- 今年暑假,最让我惬意的莫过于有大块的时间看书了。平日里,忙于琐碎的事务,晚上到家时,常常无精打采、疲惫不堪,很难静下心来读一读想看和该看的书。在这个炎热的盛夏,我读书...[详细]
-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年11期
- 做家长六境界
- 第一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详细]
- 《中华家教》2013年05期
- 2019对人生最有启示书单TOP...
- 读书者,贵在践行《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斯蒂芬·柯维博...[详细]
- 《互联网周刊》201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