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茨城病的诊断与防治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1期 张文龙;吴东来;王君伟 下载(11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牛茨城病的诊断及防治
- 茨城病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突发高热、咽喉麻痹、关节疼痛性肿胀。本病除在日本最先发生流行外,以后在朝鲜半岛、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详细]
- 《中国乳业》2006年06期
- 茨城病的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诊...
- 茨城病 ( Ibaraki disease ID)又称类蓝舌病 ,是由茨城病病毒引起的虫媒性传染病 ,该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 ( Reovividae)环状病毒属 ( Orbivirus)的成员。其特征为突发高热、...[详细]
- 《中国兽医杂志》2003年10期
- 疑似牛茨城病
- 1985年9月份,某兽医院就诊病牛中,发现几例以食道和咽喉麻痹为特征的病例,经临床观察和病理学检查与牛的茨城病相似。现将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报道如下: 一、临床症状: 病牛...[详细]
- 《畜牧兽医杂志》1987年03期
- 茨城病毒VP7蛋白基因的克隆...
-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了茨城病毒(IBAV)No.2株编码VP7蛋白的S7全长基因,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在E.coliBL21中表达。经Western-blot检测,表达的重组VP7蛋白具有...[详细]
- 《中国兽医科学》2007年11期
- 茨城病
- 本病在1949~1953年牛的“流行性感冒”大流行时,曾称为“牛咽喉头麻痹”或“异型流行性感冒”(简称异型流感)等。当初认为本病的病原与牛流行热相同,但是[详细]
- 《动物检疫》1988年02期
- 牛的茨城病
- 在日本,1949年至1951年曾有牛的流行热大流行,三年时间发病牛约67万头,死亡达1万头。在此次流行的后半期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40~42℃),呼吸急促,流泪,关节痛疼以及肌肉震颤...[详细]
-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82年06期
- 一例疑似牛茨城病的诊断
- 一头从日本引进的黑白花奶牛,1988年9月发病。主诉:曾有几次不规则的体温升高(最高达42℃,一般在39℃左右)。不爱吃草,反刍减少。有时拉稀粪,流鼻液。曾投服健胃药并肌注青、...[详细]
- 《兽医导刊》1993年01期
- 茨城病病毒血细胞凝集素的理...
- 茨城病病毒血细胞凝集素(HA 素)能迅速吸附在置于37、22或4℃高渗稀释液(0.6M 的氯化钠,pH7.5)中的牛红细胞上。吸附在红细胞上的这种 HA 素即使经过等渗磷酸盐缓冲液重新悬...[详细]
- 《吉林畜牧兽医》1985年06期
- 疑似奶牛茨城病的临床观察与...
- 1发病情况与症状2003年9月到11月期间,重庆九龙坡区奶牛散发流行一种以眼结膜红肿、口腔糜烂、咽喉部麻痹为主要症[详细]
- 《中国奶牛》2009年06期
- 赤羽病 中山病和茨城病流行...
- 应用引自日本的赤羽病病毒OBE-1株,中山病病毒K47株和茨城病病毒BK13株以及相应的标准阳性血清,建立了这三种病的病毒微量中和试验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诊断方法。应用此方法先...[详细]
- 《中国奶牛》2002年05期
- 建议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刘焕章副研究员等,应用引自日本的赤羽病病毒OBE-1株,中山病病毒K_(47)株和茨城病病毒BK~(13)株,以及相应的标准阳性血清,建...[详细]
-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