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邢煤田北北东向构造及其改造作用
《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杜振川; 下载(40)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青藏块体内北东向构造及其地...
- 本文以甘、宁、青地区为例,分析了青藏块体内北东向构造的分布、生成、发展和现今活动以及力学性质诸方面的特点。同时强调了这组构造的成因和运动学的独立地位及其对地震的...[详细]
- 《西北地震学报》1987年01期
- 青海北东向构造带的特征及其...
- 青海北东向构造形迹分布广泛零星,以往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笔者于1974—1977年在都兰地区野外调查时,对北东向断裂的力学性质及其展布特征和与其他构造体系复合关系进...[详细]
- 《青海地质》1982年03期
- 河西—祁连山东部地区北东向...
- 近20年来河西-祁连山东部地区三条规模较大的北东向构造带在区域垂直形变图上反映明显。因受区域应力场强度的控制,其垂直形变表现出随时间波浪状演化式。区域垂直形变图像与...[详细]
- 《内陆地震》1992年01期
- 对松潘、平武地区北北东向构...
- 本文着重从地震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出发,提出展布于松潘,平武地区的北北东向构造带存在的依据和较近时期活动特征。指出该构造带对区内地震孕育、发生及震中分布的控制作用。...[详细]
- 《华北地震科学》1985年02期
- 试论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力学性...
- 一、引言龙门山适处于分划我国东部北东向构造和西部北西向构造的我国中部的四川盆地西北侧,故对其北东向构造表现的复杂力学性质和截然相反的扭动方向不容漠视,若将其东西两...[详细]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 松潘地区北东向构造的新认识...
- 四川松潘地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与秦岭造山带接合部,经历了前寒武纪扬子陆块北缘海沟、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拼合,古生代陆间裂谷发展、稳定碳酸盐台地,印支期特提斯洋盆、...[详细]
- 《地质论评》1997年02期
- 鄂尔多斯西缘地震构造背景的...
- 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的基本格架是由纬向、经向构造、北北东向构造、北西—北北西向构造及弧形构造构成的。鄂尔多斯地块与西缘构造带以经向构造相隔。由于纬向构造的分割作用...[详细]
- 《山西地震》1984年04期
- 柴达木盆地北东向构造线的分...
- 本文根据航空摄影解释资料,认为柴达木盆地除以北西向构造线为主外,尚有北东向构造线分布,并对盆地沉积构造发展有一定控制作用。[详细]
- 《石油勘探与开发》1984年05期
- 云南大理地震带的北东向构造
- 大理地震带的构造成因,前人多用红河断层的活动来解释。该断裂的活动及对本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该断裂的南段规模并不小,活动也很强,为什么极少记录到大于6级的地震...[详细]
- 《地震》1986年02期
- 滇西地震活动群体时空分布特...
- 研究区域、资料和地震活动概述 滇西地区(本文选择λ_E:97.5°—101°,φ_N:24°—28°的3.5°×4°区域)位于众所周知的川滇菱形块体西北侧南段,该区以三大经向构造为主:怒...[详细]
- 《地震》1988年05期
- 嵩箕地区构造特征
- 嵩箕地区构造较为复杂,多种方向的构造彼此切割、穿插、改造和利用。东西向构造为本区构造的主体,而北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又切割了东西向构造,使之成为貌似“S”型弯曲。在北西...[详细]
- 《河南地质》198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