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濒临死亡的民族语言
《黄金时代》2011年10期 文种 下载(76)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多民族语言生态:互联的中华...
- 民族语言有灵魂感物的根基,也有民心相通的功能,语言相通、语言通用有利于民心相通。做到语言通用、民心相通,铸牢共同体意识就有了心理认同的根基。中国的多民族语言构成了...[详细]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试论语言传承与文化变迁的多...
-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大家庭,其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化,语言生态也随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状态。然而,我国民族语言传承和民族文化变迁存在着保护力度不够,全民参与...[详细]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01期
- 越南华族学生的民族语言教育...
- 自从越南革新开放和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南共产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华族学生学习华语的需求并采取了相关的特殊主张与政策,让华族学生"在学好越南语的基础上,学好华语",为华...[详细]
- 《东南亚纵横》2019年05期
-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
- 目前,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总体而言呈现出积极、良性的正向性特征,汉语教育、民族群体及传播媒介是维持其稳定性的三元要素。汉语教育是维持德宏民族语言和谐、甚至社会和谐的重...[详细]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
- 回望与反思:苏联民族语言政...
- 文章通过对苏联民族语言政策特点的概括和实施效果的分析,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挖掘,旨在发现民族语言政策在多民族国家治理中的现实价值,得出了民族语言与通用语言可以和谐...[详细]
-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09期
- 马克思民族语言观发展及其中...
- 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语言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语言观是在科学界定民族本质以及民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详细]
-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06期
- 广西民族语言产业及其经济效...
- 语言具有经济属性;广西民族语言资源非常丰富;广西民族语言产业及其效能的特征体现在:各民族语言的产业及其效能具有不平衡性,各民族语言的产业类型比较单一化,各民族语言产...[详细]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0...
- 论广西各民族语言和谐对广西...
-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实行语言平等、民族团结的治国方针,广西境内各民族语言和谐,形成了多语多方言和谐共处的良好语言生态环境,成为广西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详细]
-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年06期
- 论新中国广西各民族语言和谐...
- 广西是多语多方言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广西的语言文字工作,贯彻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方针政策,长期以来各民族语言关系和谐,表现为多语、多方言的生态环境保...[详细]
- 《学术论坛》2015年06期
-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民族语言...
- 把语言看做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是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的定位,语言资源蕴涵的价值是保护、开发和利用语言的根本所在。本文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对科学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语言,从方...[详细]
- 《语文建设》2012年04期
- 关于西部大开发进程中民族语...
- 民族语言建设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西部大开发具有民族性 ,它将给民族语言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民族语言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详细]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