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治别忘了私人实施
《环境经济》2016年Z4期 冯汝 下载(80)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环境邻避冲突的法经济学分析
- 邻避冲突是城镇化过程中带来复杂问题,不同邻避设施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环境邻避冲突的原因及其本质,分析征收庇古税等传统法经...[详细]
- 《法制博览》2017年03期
- 环境侵权的法经济学分析
- 由于环境侵权损害的高度技术化和复杂性,传统的侵权行为法在环境侵权领域不能对环境侵害提供充分、有效的救济。经济学让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去体会法律体系。运用法经济学的...[详细]
- 《理论导报》2010年04期
- 论绿色押金制度
- 本文从绿色押金制度的产生背景、概念特点入手,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对该制度在国外的实施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从押金的实施范围、收费标准、管理和退还四个方面...[详细]
- 《中国环保产业》2006年04期
- 从法经济学视角解读环境公益...
- 由于我国法学长期以来集中于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的研究,忽略了法律和经济的内在联系,导致我国立法、司法活动常常是高投入低产出甚至不产出,以致于不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详细]
- 《智富时代》2016年11期
- 法经济学视角下构建排污权交...
- 通过对我国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总结,指出排污权交易价格机制目前尚未真正构建,排污权交易价格在初始分配及市场交换过程中存在市场化程度低、行政管理职能界定不清晰、...[详细]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0...
- 油污生态损害救济的规则选择...
- 法经济学中的"卡-梅框架"以法律规则的效果模式为研究视角,为油污生态损害的法律救济提供了关于规则选择与效率比较的分析框架。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从"道德风险"与"风险厌恶...[详细]
- 《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 环境规则与经济权利——《京...
- 《京都议定书》既是一个"环境规则"公约,也是一个"经济权利"公约。它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价值追求、环境义务、经济权利、国家主权、利益分配等问题置于一种灵巧的制度安排之...[详细]
- 《学术研究》2007年09期
- 环境信息披露的法经济学分析
- 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指出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涵义和理论背景。接着运用法律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指出环境信息是一种典...[详细]
- 《生产力研究》2009年22期
- 环境公害事件泛滥的制度根源...
- 借助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发现企业宁愿受罚也偷排的秘密在于:《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对偷排污的行为只处以罚款,没有同时没收违法所得,以致罚款在大多数情况下小于偷...[详细]
-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
- 法经济学视角下生态文明法治...
- 祁连山环境污染问题只是我们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问题的缩影。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解决实实在在的环境问题,应探寻一条多元化、多角度的路径。文章从法经...[详细]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
- 环境保护的法经济学假设
- 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问题仍处于假设状态,它提出的许多新的假设性的理论学说,对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形成了强烈冲击,但是这些理论学说又缺少强有力的理论依...[详细]
- 《社科纵横》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