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杜鲁门外交的因素
《世界历史》1991年05期 华庆昭 下载(660)被引(7)


相关文章推荐
- 斯大林支持以色列建国的目的
-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就巴勒斯坦分治方案进行表决,己33票赞成,13票反对和10票弃权通过了"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于是,以色...[详细]
- 《科学大观园》2017年02期
- 杜鲁门为何是有效管理者
- 在白宫,杜鲁门与所有内务人员都相处很好,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也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如果有客人来,他就会向客人介绍他们。据说,他是历来惟一这么做的白宫主人。[详细]
- 《决策》2010年07期
- 试评杜鲁门主义
- 杜鲁门主义,是指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7年8月12日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对外政策,就其内容而言,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在资产阶级史学家看来,其重要...[详细]
- 《历史教学》1986年03期
- 简论杜鲁门及其对外扩张
- 哈里·杜鲁门(1884—1972年)是美国民主党右翼政治活动家,1945年4月到1953年1月担任美国第三十三届总统。在他担任两届总统期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国际关系进行重...[详细]
- 《历史教学》1982年03期
- 论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 杜鲁门是罗斯福的继任者。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时入主白宫。上任后凭藉美国在二战中膨胀起来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实力,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对于他的内政...[详细]
- 《世界历史》1983年03期
- 美国中东政策的里程碑——试...
- 当我们考察历史事件时,常常发现它们是诸种力量聚合的结果。战后初年,巴勒斯坦地区事态的发展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在这些因素中,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巴勒斯坦政策,则具有举足轻...[详细]
- 《世界历史》1984年05期
- 杜鲁门的信仰
- 上世纪40年代末,杜鲁门竞选第33任美国总统,当时舆论并不看好他,可他却偏偏提出了要保护黑人权利的民权法案。他在竞选演讲途中,一位南方来的白人女服务[详细]
- 《杂文月刊(原创版)》2010年10期
- 杜鲁门主义
-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战后镇压中近东革命运动,反对苏联和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的第一个侵略性的扩张计划.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了一项声明,宣布要帮助希腊和土耳...[详细]
- 《历史教学问题》1959年04期
- “杜鲁门主义”探析
- 二战后,美国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需要,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详细]
-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是“新...
- 战后初期,美国第三十三届总统哈里·S·杜鲁门的对内施政纲领——“公平施政”,究竟是基本上继承和扩大三十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的社会经济改革的传统呢?还是完全抛...[详细]
- 《世界历史》1986年12期
- 美国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美国即开始进行"对付"战时盟友苏联的战略谋划。凯南"八千字电报"提出"遏制"战略,丘吉尔富尔敦演说煽风点火,杜鲁门国情咨文成为冷战宣言。这种冷战...[详细]
- 《欧亚人文研究》202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