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俄华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新思考
《黑河学院学报》2019年10期 丛喜权;安全义;张巍;董雪; 下载(43)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
-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国国情,获得关于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层含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形成相...[详细]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0年02期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的独立的二级学科,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呈现出加...[详细]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0年02期
- 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
- 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第一,坚持实践观点...[详细]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03期
-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充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融合是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也有其必然性,是在多种尝试中...[详细]
- 《教育革新》2017年12期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马克思主...
- 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和政治概念,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切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在一定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产物,本文重点...[详细]
- 《辽宁经济》2020年11期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化马克思...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外传播形成了三条历史线索:一是传播内容从文本、理论走向价值观,二是传播媒介从传统媒体、新媒体走向融媒体,三是传播效果从接触、理解...[详细]
-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09期
-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大...
- 当前,学界主要围绕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实践载体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分析了不同研究角度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研...[详细]
- 《鄂州大学学报》2021年01期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面临全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课题,要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学科定位,把学科建设放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民...[详细]
-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06期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传...
-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而总结出的先进经验,它在进入我国后,和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紧密结合,这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马...[详细]
- 《公关世界》2020年24期
- 制度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根本保障。"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基于近代以来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加强对制度自...[详细]
- 《决策探索(下)》2021年01期
- 马克思主义学术本土化的传承...
-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学理探讨离不开民族文化传承和人民现实需要,必须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近代以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强调国情本位,努力探索一种改变中国...[详细]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