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之信:《周易》在西方传播评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1期 禹菲; 下载(154)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论《周易》经传美学在魏晋南...
-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渐至走向自觉独立,自身审美价值愈加彰显并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与此同时,《周易》经传美学特征得到重视,进而影响到文学审美倾向的生成与确立。这一时期...[详细]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12期
- 从《周易》看儒道关系
- 《周易》博大精深,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易》是"六经之首",是儒家的核心经典,道教的发展史中也产生了很多与《周易》相关的著作。儒家和道教的思想在内容和特...[详细]
- 《文化学刊》2020年01期
- 《周易》的“宇宙论”和“本...
- 在我国哲学史上,一般来说,把关注宇宙的起源、世界的起源、万物的基质等都归结为"宇宙论";"本体论"多关注世界万事万物所以然的根据、原因,也往往突现其"形而上"的本性。《周...[详细]
- 《东方论坛》2020年01期
- 朝鲜王朝以《周易》解《尚书...
- 朝鲜王朝时期的学者对我国《周易》与《尚书》两部典籍极其重视。他们不仅用《周易》的经文、彖辞、象辞、系辞来诠释《书经》,也借助《周易》的太极意旨、阴阳五行、卦象爻...[详细]
- 《国际汉学》2020年01期
- 试论《周易》蕴藏的民族智慧...
- 《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一部《周易》的发生、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史。《周易》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如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知几识时与与时...[详细]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
- 中国安阳周易与现代化国际研...
- 自先秦以降的历代易学都反映了易学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面貌,现代易学是对古代易学的继承和发展,呈现出区别出古代易学显著的时代特征。五四运动至今,现代易学的讨论和研究出...[详细]
- 《安阳工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 经部要籍思想研究之六:通行...
-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皆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今通行本《周易》包括经文与传文两部分内容,其编...[详细]
- 《出版参考》2020年02期
- 论《周易》的“适”思想
-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一部"弥纶天地之道"的奇书,它所蕴含的广阔思想与丰富精神内容对中华民族性格与精神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它所强调的适时、适度、适当的...[详细]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年02期
- 《周易》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周易》是我国元哲学之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但是,《周易》由于成书背景的客观条件限制,有部分占卜谶纬的内容...[详细]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 《周易》与“中原学”:理论...
-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文化典籍,被奉为群经之首,其发端与酝酿形成主要在中原地区。《周易》完善之认识体系对"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促进作用。[详细]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 《周易》家人卦的家道要旨
- 《周易》家人卦的家道理论体系,由立家之道、安家之道和兴家之道构成,且三位一体而又层层递进。立家之道,源于"阴阳变易"之化生原理,宏于"阴顺阳威";付之践行,始于"闲邪未蒙...[详细]
- 《周易研究》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