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相得益彰”——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转换方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杨静 下载(253)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艾文贺谈中国哲学在英语世界...
- 艾文贺教授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他翻译了许多中国哲学典籍。在本次访谈中,艾文贺教授结合自己对中国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就中国哲学在英语世界的翻...[详细]
- 《侨园》2021年01期
- 以中国话语阐释和翻译中国哲...
- 本文从安乐哲儒学大家"翻译中国"项目谈起,阐述了中西方两种不同语言体系及叙事方式,提出了翻译中国哲学的三点基本理念和相应的翻译方式,进而指出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哲学、...[详细]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 试论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原则
- 本文根据中国哲学典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较深入地论述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最终原则:本原性和自主性。笔者认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性质和目的、中国哲学的独特性及其与世...[详细]
- 《外文研究》2013年03期
- 安乐哲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国...
- 安乐哲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在国内大受好评,被誉为"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的翻译。但其译作在英语世界究竟拥有多少热情的读者却不得而知。有影响力的国际译评主导着欧美文化语境...[详细]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
- 简论《老子》的三个英译本
- 西方人了解或认识中国哲学当然主要是靠翻译文本。《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一 ,历史上有过多种译本。本文从哲学概念的术语化及风格两个方面简要地、对比性地对《老子》...[详细]
- 《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与...
- 本文从维护民族身份、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向世界呈现真正的中国哲学思想、为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资源等方面讨论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导出中国哲学典...[详细]
- 《语言教育》2013年01期
- 新时代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本...
- 中国哲学典籍外译不仅有利于构建世界文化多样性,也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遗憾的是,通过美国亚马逊和英国亚马逊网站上畅销书排行榜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迄今这些典籍...[详细]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
-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可以细分为诠释的方法和转换的方法两个部分。诠释的方法以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为例,借助黄俊杰先生提出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详细]
- 《学术探索》2014年02期
-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
- 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重要途径,撰写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对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详细]
- 《语文学刊》2016年09期
- 论中国典籍英译的几个基本问...
- 本文以全球文化和谐平等相处为出发点,深入讨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性质与原则等根本性问题,认为其目的既要保持中国文化个性,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又要促进互镜与互竞,建...[详细]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比较哲学视阈下陈荣捷中国哲...
- 作为美国第一位华人哲学家,陈荣捷毕生专注于向英语世界弘扬中国哲学。他在翻译中国哲学文献时恪守"有词必释,有名必传,有引必溯其源"的原则,将自己对中国哲学的精准理解与翻...[详细]
- 《上海翻译》201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