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武术教育的兴起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周欣; 下载(170)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近代中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
- 在文献资料调研基础上采用实证的方法,就近代中国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与研究。结果认为,第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大规模留学生运动,在加快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详细]
- 《体育科学》2006年10期
- 乒乓球在近代中国的传入及发...
- 对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具体考证,认为乒乓球传入近代中国的时间应该是1901年或之前,地点是天津。乒乓球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使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1935年在上海首次正式成立,标...[详细]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 浅析奥运会传入近代中国的历...
- 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举行,至1948年共举办14届,其中1916年、1940年和1944年因为世界大战未能举办。这个时期,近代中国逐渐认识、接纳并参与了奥林匹克运动。就这...[详细]
-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10期
- 教会学校对西方竞技运动在近...
- 教会学校是在中国近代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它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却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教会学校在西方竞技...[详细]
- 《改革与开放》2009年11期
- 身体社会学视域下近代中国体...
- 采用文献资料法,把近代中国体育的生成发展置放到国族存亡的社会背景中,使其和当时国民身体的改造发生勾连。近代中国的身体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肉体性存在,引介传入的现代体育...[详细]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 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社会学意...
-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研究目的在于认识近代女子体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研究内容从纵向上回顾了它的背景、产生...[详细]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体育界》科学传播及其对近...
- 目的整理晚清体育科学在中国体育学校中的整体传播,分析期刊传播体育科学的重要意义和影响。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近代中国体育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军队编练和新...[详细]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
- 近代中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
- 近代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从单一的培养目标和粗放的课程设置结构到逐渐适应世界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潮流,初步形成自身特色,迅捷地完成了一个时期的任务,为新中国体育教育专业发...[详细]
-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近代中国“土洋体育之争”
- 伴随着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失败,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著名的"土洋体育之争"。当时,文化教育界围绕着体育发展究竟应该是以武术等形式的"土体育"为主要内容,还是以"洋...[详细]
- 《兰台世界》2015年10期
-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体育
- 清末西学传入中国,近代中国体育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中,逐渐融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近代中国体育文化。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近代中国体育的变化:近代体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详细]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近代中国“国技”复兴考论
-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近代中国"国技"的复兴进行分析和考证,得出结论:"国技"这一概念因外国体育的引入而出现,又因救国运动、体育会建设的热潮而形成"复兴"之势。近代民国一...[详细]
- 《体育科研》201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