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习观研究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黎哲; 下载(327)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人性在礼仪中合理地展开:孔...
- 在先秦诸子中,孔子是一位非常强调"入世"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既不着力于建设彼岸世界,如,"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也反对个体囿于自己的世界中,如,"子绝四:毋意,...[详细]
- 《中国德育》2020年14期
- 试析孔子心目中的“学”
- 据统计,在《论语》里,"教"只出现了7次,而"学"出现了56次,可见"学"在孔子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孔子对"学"情有独钟毫不过分。我个人分析,在孔子心目中地位很高的"学",大致可...[详细]
- 《福建教育》2019年41期
- 浅论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 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我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都可以追溯到...[详细]
- 《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03期
- 孔子:日常及日常以上
- 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张岱年假如一天,孔子醒来,他会怎么看待他身后的世界呢?我们不必去关注他是满...[详细]
- 《江苏教育》2009年Z2期
- 孔子“仁爱”教育思想刍议
- 《论语》中可供我们挖掘的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是极其丰富的。然而,笔者感到最难能可贵的是其字里行间闪烁着的"仁爱教育"理念。爱是孔子教育的基本内容,也[详细]
- 《甘肃教育》2010年20期
- 论孔子的为师之道
- 孔子是举世瞩目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已成为中国教师的典范。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很多,但不能不提的是,他与弟子之间建立了一...[详细]
- 《中国教师》2010年23期
- 治学楷模,垂范千古──孔子...
-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一名伟大的学者。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我国古代无可置辩地处于文化的主体地位,成为显学独尊。两千多年来,我国的思想、道...[详细]
- 《语文学刊》1997年01期
- 孔子的教师素质观简析
- 孔子从事教育40年,以“六艺”为教材,把“德行”列为四科之首,体现了他全面发展、德育首位的教育主张。由此出发,他全面阐发了为师之道,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比...[详细]
- 《现代语文》2002年04期
- 孔子的为师之道:“学”而“...
- 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永远留在了中华文化的大地上。古代"圣"字并没有道德光环和神秘色彩,那时弟子们称孔子为"圣人"是指他聪明智慧、学问渊博、人品高尚。这位"至圣先师",...[详细]
- 《教育视界》2019年23期
- 从孔子和其弟子的互动看孔子...
- 自古以来,在老师逝世后弟子为老师记录言行的不多见,记得公正、客观、平实、深入、传神,为后人信服的,更是不易.两千多年来,似乎只有孔子获此殊荣.是什么让作为一个平凡的布...[详细]
- 《基础教育论坛》2013年34期
- 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
-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两个重要品质...[详细]
- 《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