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词风格与婉约词派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梁必彪 下载(441)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唐宋文化转型与柳词新变的生...
- 唐宋文化转型对文学风格生成与扩散的各个文化场域都造成了重要影响。柳永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节点,其词的新变代表新兴平民社会力量的审美要求。伴随商业经济发达而兴起的...[详细]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0...
- 千年词学史上的柳词批评述论
- 千年词学史上对柳永及其词的批评论析一直是热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其一,关于柳词的雅俗之辨,主要集中在题材内容的淫亵和语言的俚俗两方面;其二,分析柳永创制慢词的...[详细]
- 《文学遗产》2022年03期
- 歌妓对柳词建构与传播的影响
- 在时代与社会的催化下,宋代歌妓逐渐职业化与社会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象征符号,其主要职责是在秦楼楚馆唱词侑酒。柳永凭借浪漫天性和创作才华与歌妓往来密切,歌妓向柳永提...[详细]
- 《汉字文化》2021年10期
- 从北宋社会看柳词中的时代之...
- 柳永作为北宋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其词在北宋受到了上到皇帝下到百姓的普遍欢迎,显示出词作为文学形式的卓越生命力,让词从"诗余"附属地位解脱出来,真正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笔...[详细]
-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 也谈柳词的魅力
-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记载:"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前者足见柳词在当时流传之广,后者虽评价失当,但也足见柳词对历...[详细]
- 《语文学刊》2010年08期
- 试论柳词在形式与艺术上的创...
- 柳永是北宋婉约派的"倚声家之祖",一个"新"字囊括了他一生的杰出成就。本文从语言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柳词的创新进行了探究,解读柳词是如何开拓宋词新纪元的。[详细]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 宋代柳词之争及其启示
- 柳词在宋代正统文人中所引发的系列争议肇始于柳永因词获罪于君王。在宋词"雅郑之争"的实质作用下,柳永及其词作遭到宋代文学主流的非议。加之柳永位卑名高引人不满,且好作艳...[详细]
- 《宜宾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 宋代传播生态对柳词传播的影...
- 宋代婉约词人柳永创作的作品在社会上的传播,深受其时传播生态的影响。传播生态由传播外生态、传播内生态、传播新生态等组成。传播外生态从政策、传播人和消费层面促进了柳...[详细]
- 《武夷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 论柳词对《诗经》的运用
- 《诗经》和柳词在性质上具有巨大的差异,同时柳词中又存在着化用《诗经》的现象,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用俗于俗、用雅于雅、用雅于俗,对柳词化用《诗经》...[详细]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 论柳词雅俗之辩的文化心理
- 柳词评论者的文化心理差异是各时代"柳词雅俗之辩"最重要的因素,文化心理产生的张力,使柳词评论者在审美感觉上发生变化。从"文人词"模式下的古代"柳词雅俗之辩"的文化心理,...[详细]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柳词与民间词的区别及影响
- 学术界在批评柳词与民间词时,都以"俗"字来概括。这一概括是不确切的。柳词与民间词在铺叙手法、写景状物、警策语创作上有所区别。雅与俗的评判是相对的,柳词相对于民间俗词...[详细]
- 《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