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策略选择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22期 王安忠;董静; 下载(98)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从人的属性看大学生公民素质...
- 公民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形式,既具有个人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公民的内涵是一个关系范畴,应该包括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国家三重维度。大学生属于公民的范畴,并且是...[详细]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8期
- 当代大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研究
- 大学生群体属于公民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效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成败。然而,当下我国大学生在基本的公民素质方面还有待提升,鉴...[详细]
- 《网友世界》2014年13期
-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价值探微
- 大学生公民是我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特殊公民群体。启动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在对东西方文明文化精髓全面总结、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公民群体的现代文明素质是撬动我...[详细]
- 《教育与职业》2014年06期
- 对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目标和...
- 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趋势的优秀公民;教育内容应体现公民教育的中国化、世界化、社会主义化与学...[详细]
- 《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05期
- 论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必...
- 营造校园法制环境是切实加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我们要以新的课程设置为指导,切实提高法制教育效益,使学生得到完备的"法制"理论指导要增加法制实践机会,使学生...[详细]
- 《才智》2009年24期
- 论高校公民素质教育与“两型...
-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单位和家庭,也就是社会公民。大学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也是社会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高校公民素质教育与两型社...[详细]
-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公共说理的特点及其素质培养
- 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公共说理,是实践"协商民主"、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看,公共说理的重要性、特点和素质培养,都未引...[详细]
- 《语文建设》2017年21期
- 公民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
- 创新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应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取有效资源。将公民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实现公民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详细]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大...
- 我国正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于我国公民素质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公民的良好素质是现代社会的文...[详细]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 从公民素质教育的视角探讨大...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如何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融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成为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成为大学生的坚定...[详细]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
- 论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大学生公...
- 和谐校园中大学生公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及身心素质等。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详细]
- 《才智》2010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