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论郑珍诗中的悲剧
- 郑珍的诗体现了悲剧美学的多重维度:他悲叹亲情与功名的矛盾,叔本华认为这种人的本质上和行动上要产生的、说不清谁对谁的错的悲剧是最可怕的悲剧,黑格尔把这定义为伦理力量...[详细]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读郑珍《母之猫赞》
- 清代的嘉庆、道光年间,贵州遵义的青山绿水间孕育出一位伟大的学者,他就是被后世誉为西南巨儒的郑珍。郑珍(1806—1864年),字子尹,晚号柴翁。除短暂做过几年县府学训导外,其...[详细]
- 《文史天地》2020年10期
- 句句饱含真情意,字字酸入心...
- 郑珍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的题材内容广泛,其中,尤以描述其悼念亡母以及痛失儿孙的悲情诗最为感人。郑珍这类诗歌感人肺腑,令人心酸,表现了诗人深沉真挚的情感,侧面...[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9年27期
- 书痴失书后的“悲趣”书写—...
- 自古文人多爱书,但如晚清诗人郑珍这般嗜书如命,并在诗中反复对书陈情的,古往今来没有几人。郑珍生于贵州遵义的一个农医之家,父亲早亡,自身功名止于举人,官职仅至儒学训导,...[详细]
- 《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04期
- 清代贵州厘金与郑珍的《抽厘...
- 郑珍生活的晚年正是贵州农民大起义之际,厘金在贵州普遍兴起之时,他亲闻目睹各级官吏抽厘金的种种暴行,愤而写了传世名篇《抽厘哀》予以深刻揭露,其诗云:东门牛截角,西...[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6期
- 《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注议
- 郑珍所遗诗作近九百首,为如此多的诗作注,已是工程浩繁。杨元顿先生的《郑珍巢经巢诗集校注》是目前所出郑珍诗第一个注本,其开启之功,实不可湮没。但这个注本并不完善。...[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06期
- 郑珍的诗论及有关诗派意见
-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说:“咸同以来,竞号宋诗,只益生硬,更无余味。稍有可观者,反在生长僻壤之郑珍、黎简辈……”。这一段话,究竟是说郑珍就是“号宋”者,还是说郑...[详细]
- 《遵义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 郑珍世界观初探
- 郑珍毕生研读儒家经典,其哲学观、人生观、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都打上儒家思想的深刻烙印。他一生遭遇坎坷,常与下层劳动者接近,深知民间疾苦,使他的世界观处于深刻的矛盾之...[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01期
- 从郑珍哀望民的诗看清王朝的...
- 有清一代,被誉为“西南巨儒”的郑珍(1806—1865),系贵州遵义人。他经历了清代道光、咸丰、同治三朝。这期间,是清王朝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年代。清廷外交失败,割地赔款;内...[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04期
- 郑珍的书画艺术
- 清代咸同年间,遵义郑珍以朴学大师雄踞西南;所作诗歌气势磅礴,独辟蹊径,尤为近代学者推崇,梁启超称之为清代第二诗人。其为世所重,可见一斑。郑珍书画,虽为余绪,亦堪称当时黔...[详细]
- 《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01期
- 清代贵州诗人郑珍
- 在清代道光、咸丰年澡,贵州遵义出了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和诗人——郑珍。郑珍,字子尹,晚号柴翁。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旧历三月初十,出生在遵义县天旺里一个中小地主家庭...[详细]
- 《山花》197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