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葛覃》的时代和地域——兼与唐莫尧同志商榷
《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05期 翟相君; 下载(193)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意译《葛覃》——传世的喜悦
- 《葛覃》原文: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详细]
- 《贵阳文史》2019年01期
- 坤德与政教:《诗经·葛覃》...
- 从《易经》坤卦之德来看,《葛覃》作为《诗经》的第二篇,这个位置有特殊的重要性。无论把《葛覃》解释为已嫁还是未嫁时之事,葛藤都是女性能合二姓之好的征象。在贯穿《诗经...[详细]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
- 《诗经·葛覃》主旨辨证
- 在充分整理传世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将历来学术界关于《葛覃》主旨的观点依据内容归纳为六大类,并一一进行考证辨析,以种种观点的矛盾为切入点,并结合上博简《孔子诗论》中有关...[详细]
- 《现代交际》2012年03期
- “后妃之本”——《周南·葛...
- 在中国古典时代,《诗经》最重要的价值乃在于,从个人品性及社会良俗层面发挥其政治教化作用。现代社会依然需要从《诗经》等经典中汲取营养,发挥正面教化作用。《葛覃》为《...[详细]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 《葛覃》主人公身份考
- 《诗.周南.葛覃》中的女主人公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女子?众说纷纭,通过对诗中的“师氏”和“归宁”两个词语的训解可以看出,《诗.周南.葛覃》所描写的是一位将嫁而未嫁之时离家...[详细]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
- 《葛覃》辨妄
- 《诗·葛覃》应为爱情诗,其第三章当是错简衍文,兹辨正如下: 《葛覃》,古代封建阶级知识分子都以为是写“后妃之德”,这显然不足为训;现当代研究者认为是描写女子“割葛、煮...[详细]
- 《齐鲁学刊》1986年04期
- 探《周南·葛覃》之主题
- 初读《诗经》,看到各家对于其中诗歌看法各异,尤其《葛覃》之中,更是有多处争论,如:师氏、归宁、私和衣以及葛与黄鸟为何出现在诗中等等。本篇就这几个争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详细]
- 《语文学刊》2010年17期
- 《诗·周南·葛覃》“是刈是...
- 根据安大简,《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的"濩"当读为"穫",与"刈"构成同义关系,此句和下句"为絺为绤"句式相同。《清华一·金縢》9号简中与《尚书·金縢》"穫"相对应的字,...[详细]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诗论·葛覃》“氏”字新解
- 对于《诗论·葛覃》"得氏初之诗"中"氏"字,相关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廖名春先生认为"氏"通"祇","祇"通"祗",故"氏"当读作"祗"。而笔者认为,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以及文献注疏三...[详细]
- 《天中学刊》2015年01期
- 延施与文明:《诗经·葛覃》...
- 《诗经·葛覃》通过葛的延施讲述了女子生命的珍贵。全诗共三章,分别对应女子生命的三个阶段:女子先是如葛一般在父母之家长大,成熟后嫁为人妇,最后又归宁父母。从葛的延施中...[详细]
- 《天府新论》2018年06期
- 《诗经·葛覃》解读
- 关于《诗经·周南·葛覃》一篇的阐释,历来多有分歧。《毛诗序》及朱熹都将其与后妃相联系,明清以降开始出现迥异于前的新思考,并在20世纪达到高潮,涌现出大量大胆的新观点。...[详细]
- 《名作欣赏》2015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