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与爱情的深层心理结构
《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01期 胡大雷; 下载(263)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说《卷耳》主人公非采卷耳者
- 说诗经《卷耳》篇主人公即采卷耳者,最有影响的是朱熹的《诗集传》。在《卷耳》首章四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下朱熹曰:“赋也。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详细]
- 《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
- 《卷耳》之歌唱
-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详细]
- 《文史知识》2019年12期
- 《卷耳》“官人”说补证
- 后人对《诗经·卷耳》的主旨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先秦两汉解该诗主要从"官人"角度,即明君能求贤任贤,如《左传》:"《诗》云:‘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能官人也。"《毛诗序》:"...[详细]
- 《江海学刊》2015年06期
- 卷耳
-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详细]
- 《国学》2014年02期
- 浅论《周南·卷耳》的“遥想...
- 《周南·卷耳》在先秦诗歌中是一篇具有很高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我们以主人公身份的界定为出发点,提炼出以"遥想"为特点的创作手法,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影...[详细]
- 《鸡西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 《诗经·周南·卷耳》中“我...
- 本文把《卷耳》放在《周南》所有十一篇作品的总体特点上分析,从语言形式、诗篇结构、写作手法等角度说明诗中“我”指称为男子,在此基础上,对《卷耳》主题给予新的解读,得出...[详细]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卷耳》本义与先秦出妻礼俗
- 先秦古籍中有三部“天书”,除《山海经》外,《周易》与《诗经》被列入儒家经典之中,也唯其如此,自汉以降,笺疏考注之作汗牛充栋,仅以《卷耳》为例,自古迄今便有三种解说,其一...[详细]
- 《社会科学动态》1996年05期
- 《诗经·卷耳》本义考
- 对《卷耳》一诗的本义,历代学者理解不同,至今尚无统一的意见。关于《卷耳》一诗的不同看法,大体可分成以下七种: 一、明君思贤说。此说始见于《左传》,鲁襄公十五年载:“君...[详细]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
- 《诗经·周南·卷耳》中“采...
- 关于《诗经·周南·卷耳》中"采采"的词性,学界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采采"为动词重叠,意为"采了又采";另一种认为"采采"做形容词,意为"鲜明茂盛之貌"。在归纳诸...[详细]
- 《现代交际》2020年14期
- 《诗经·周南·卷耳》中“采...
- 长期以来,注解家们对《卷耳》一诗中"采采"一词大致有"采了又采"、"茂盛"、"色泽鲜明"、"茂盛鲜明的样子"等四种解释。我们运用"同文互证法"及"事理论证法",试图对"采采"一词...[详细]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 《卷耳》中诸“我”的考辨
- 《卷耳》中诸"我"的歧解主要集中于"我"的指代、性别及"我"与采卷耳人的关系。为探求《卷耳》中诸"我"的历史性本体意义,采用立足于"内求"、兼顾"外求"的探究方法,对诸"我"进...[详细]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