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击鼓》“死生契阔”释义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杨青华;柴方召; 下载(734)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墓园陵区读死生
- 某統了,这翻:色棚越I的传讯某某走了,这是窗外老榆刚传細风声某某走了,这是-片黄金落叶的声音这是这一片花瓣飘落地面极轻极微的声音这是一片雪花,飘飘落于无言雪地的特殊声...[详细]
- 《边疆文学》2013年12期
- 对死生的探求与抉择——嵇康...
- 面对死亡枕藉的现实历史境遇,阮籍、嵇康对死生进行着痛苦的思考与探寻,突显出他们浓烈的生死意识。在死亡的观照下,阮籍以对现实的激烈批判、否定,甚而走向幻灭的人生,但最...[详细]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 感悟死生
- 20世纪的最末两年 ,我相继失去了三位至亲至爱的人。在此之前 ,死神像是晦暗天幕上一颗遥远的彗星 ,不祥 ,也君临着人世间 ,却距离我渺然 ,苍茫……春之将尽 ,夏之临近 ,母...[详细]
- 《医药与保健》2000年07期
- 经由艺术,通往死生之道
- 不可贵目贱心,亦不可贵心贱目秋来,可观天象。在鼓楼大街地铁站出口的不远处,就是梅兰芳纪念馆,毗邻洁净整饬的二环路。正午的秋光人影相映。纪念馆非常紧凑,院子里轻声地萦...[详细]
- 《互联网周刊》2017年20期
- 死生集(组诗)
- 敁后的时刻有人往母亲吐白沫的嘴里塞上棉花母亲一生最爱干净,他第一次照顾她 她或许更需要一条毛巾的尊严 母亲从不说自己喜欢什么,直到最后一刻 有人怀抱父亲最后一次巡视...[详细]
- 《文学港》2014年01期
- 我的青春我无悔
- 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月蓓16岁去北京读书,一个人拖着大行李箱,站在北京酷烈的阳光下,单薄弱小,满脸狼狈,但还是站定,对自己说,"好,一号选手,丁月蓓小姐,现在出发...[详细]
- 《新青年(珍情)》2009年09期
- 《山海经》中“死生”现象的...
-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特别是最古老的神话书《山海经》,记载着大量"死生"现象。这些现象被看作是最早期人们的心灵投影,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情况,蕴涵着先民某...[详细]
- 《作家》2012年22期
- “死生亦大矣”之浅见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引用庄子的"死生亦大矣",继而抒发了"岂不痛哉"的感慨。人教版中学语文教师参考资料如此解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详细]
- 《学语文》2009年04期
- 廉耻事大 死生事小
- 殚心力以报所知,一代长才出甘陇,处脂膏而不自润,千秋遗爱满邗江。此联系清代梁章钜撰写。梁章钜是清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所著《楹联丛话》对后世极有影响...[详细]
- 《党风与廉政》2003年12期
- 死生的社会能见度
- 死生,人之大事。一些人死生的"社会能见度",需要穿越多年的历史时空,才能提高,才能透明,让人唏嘘,让人思考。这里我想说三个人的死生命运。他们分别是《骑兵军》的作者巴别尔...[详细]
-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2005年06期
- 死生师友
- 一年岁大了,往往怀旧。偶读清人顾贞观寄吴汉槎谪戍宁古塔的两首《金缕曲》,十分凄楚,其中有句曰: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我一想也是如此,便拿后四字做...[详细]
- 《清明》199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