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浴火重生的关键之战——对湘江战役重要意义的再认识
《传承》2014年12期 刘建新 下载(388)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大爱之田》序——走进“中...
- "中央红军村"赋予我们以新的时代内涵和事业追求。2012年,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根据三明的实际情况,在全省率先提出"中央红军村"这一创新概念,推出并命名了一批集红色历史教育...[详细]
- 《福建党史月刊》2013年04期
- 中央红军会理攻坚战述论
- 会理攻坚战是中央红军长征在四川时的一场重要战斗。因红军伤亡过大且攻城失利,所以当时党内军内非议颇多。本文通过相关史料的梳理,分析红军攻城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从而说明...[详细]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
- “左”倾占统治地位时中央红...
- 在震撼世界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央红军从离开根据地到渡过湘江,通常称之为失利阶段。但在这一阶段中,中央红军获得了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四道军事封锁线的重...[详细]
- 《湖湘论坛》1996年05期
- 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秘密谈判史...
- 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秘密谈判史实查证经过李正堂红军长征前夕,曾与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的代表进行过一次谈判,向陈借道并达成协议。新中国成立后,当朱德、何长工在他们...[详细]
- 《军事历史》1997年05期
- 对中央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 多年来,对于在“左”倾机会主义战略方针指导下的、中央红军长征初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的湘江战役,几乎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以致于对这一红军长征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基...[详细]
- 《历史教学》1990年10期
- 中央红军转兵贵州是一个过程
-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转兵贵州,近年来讨论得十分热烈。主要有三说:一是通道转兵说,以过去出版的党史讲义、革命史讲稿和一些回忆录文章为代表。二是黎平转兵说,以《是通道转兵,...[详细]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
-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四次选择
-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撤离,历经两年的辗转,终于在1936年10月与红二、四方面军顺利会师于甘肃会宁。两年间,长征路线先后发生数次变化,有些是因为当时领导人决策失误而...[详细]
- 《世纪桥》2013年04期
- 中央红军八次选择长征落脚点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撤离苦心经营多年的中央苏区,踏上战略大转移的漫漫征途。寻求战略转移的落脚点,成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最主...[详细]
- 《党史文苑》2006年15期
- 中央红军八次选择长征落脚点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撤离苦心经营多年的中央苏区,踏上战略大转移的漫漫征途。寻求战略转移的落脚点,成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最主...[详细]
- 《湖北档案》2006年09期
- 最危急关头,中央红军挺进贵...
- 在错误路线指导和错误的军事指挥下,红军在大搬家式的战略转移中,连续败仗。湘江一役,中央红军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惨败,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红军面临向何处...[详细]
- 《当代贵州》2006年20期
-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究竟是与谁...
- 1935年9月17日,中央红军长征先锋部队攀登悬崖陡壁,袭击国民党守军侧背,一举突破川甘边界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的开阔地带。随即占领哈达铺。在这里,红军从一张...[详细]
-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