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俄罗斯哲学
《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贾泽林 下载(155)被引(8)


相关文章推荐
- 评B.C.巴鲁林的《历史唯物主...
- 从书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本书不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个别问题,而是从整体上来考察这一知识领域。不过,名称并不能完全精确地表明作者的意图。作者不仅要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详细]
- 《哲学译丛》1988年03期
- 苏联时期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
- 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特殊形态,它来也迅速,去也匆匆,给学界留下了太多的思考空间。它的终结既有俄罗斯哲学传统上的原因,也有政治上和不同学派斗争...[详细]
- 《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苏联时期的俄罗斯哲学传统
- 针对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从历史、道德以及对人的全面理解出发研究人和人类命运,是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和俄罗斯哲学思想的传统。在苏联时期真正代表了俄罗斯哲学传统的,不是А...[详细]
- 《世界哲学》2017年04期
- 从奥伊泽尔曼看后苏联时期俄...
-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哲学学术成果数量惊人,但在社会上却受到冷落甚至批评。原因是哲学家把自己封闭在书房之中,没有关注俄罗斯社会与苏联解体和全球化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苏...[详细]
- 《俄罗斯研究》2013年06期
- “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马克思主...
- 2009年7月5日至9日在黑龙江大学举办了"俄罗斯哲学"研讨会。这次会议以"后苏联时期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为主题,就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俄罗斯哲学的总体性研究...[详细]
- 《世界哲学》2009年05期
- 总体把握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
- 解放后,俄罗斯哲学(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我国哲学界的研究视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界对苏联哲学的研究忽冷忽热、曲曲折折。今天,俄罗斯哲学还是一门冷学科,然而...[详细]
- 《教学与研究》2006年09期
- “第十次全国俄罗斯哲学(苏...
- 2005年10月17至21日,“第十次全国俄罗斯哲学(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暨中俄哲学家论坛”在湖南省湘潭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详细]
- 《现代哲学》2006年01期
- “苏联时期”和“后苏联时期...
- 苏联时期以前的俄国哲学史研究最初是基于纯粹的“个人兴趣”和“学术目的”,后来哲学史视域成了政治斗争的阵地,苏联时期的“俄国哲学史”研究体现了某种特定的“俄国哲学史...[详细]
-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1期
- 人研究的运思范式
- 弗罗洛夫是二十世纪后半期俄罗斯苏联时期最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提出把人作为完整的科学客体进行综合多学科研究,为此提出了总体性规定、哲学家与其他学科专家的合作、...[详细]
- 《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 俄罗斯哲学研讨会概述
- 由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苏俄哲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研讨会于7月16日至18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与会代表就如下几个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一、俄罗斯哲学界的现状 与会同志认为,其主...[详细]
- 《哲学动态》1995年09期
- 俄罗斯技术哲学的民族化与国...
- 当今俄罗斯技术哲学在指导思想、研究主题、研究视角和价值导向方面发生了重要转向,显示出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趋向。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使俄罗斯摆脱当前社会面临的...[详细]
- 《学习与探索》202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