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人高适、李白的人生选择及交游关系新议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张馨心; 下载(490)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初、盛唐诗的地理意象与时人...
- 本文对初、盛唐诗中的"辽阳"、"碣石"、"燕然"、"龙城"、"楼兰"、"五岭"等地理意象作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求当时人的地理感知。同时,本文亦对孟浩然、李白、...[详细]
- 《时代教育》2016年23期
- 浅析盛唐诗歌中的黄昏意象
- 盛唐的黄昏意象表达了盛唐诗人功业未成的失落之情、孤独漂泊的相思之情 ,揭示了盛唐诗人参禅悟禅却不脱离俗世的自由之意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倾慕之情 ,表现出盛唐诗人对个体生...[详细]
- 《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论李白漫游的思想渊源
- 漫游是盛行于唐代尤其是盛唐文人中的一种普遍风气。几乎所有的盛唐诗人都有过漫游的经历 ,而其中尤以李白为甚。李白一生都在漫游中 ,其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把自己的一生...[详细]
-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 论盛唐诗人的生存忧患及其文...
- 在中国文学史上,盛唐诗人的生活态度是比较独特的。这是一群既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远大政治目标的理想型诗人,又是一群有着深深的生存忧患的苦闷型诗人。在他们的生平经历...[详细]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社会关怀与终极关怀的换位与...
- 兴盛于盛唐的中国佛教禅宗 ,对盛唐诗人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安慰和调节 ,它使处于失意困苦中的盛唐诗人在角色定位、人生价值、情感尺度诸方面都发生...[详细]
- 《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论盛唐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对...
- 论盛唐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对盛唐诗风的决定作用吴相洲盛唐诗风①赖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盛唐诗人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关于这个问题,以往的研究者虽然有所涉及,但显得...[详细]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
- 盛唐诗人颂黄金
- 盛唐诗人颂黄金马英俊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通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富民强,社会安定,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黄金的生产与加工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唐...[详细]
- 《中国黄金珠宝》1996年03期
- 不能说李、杜是盛唐诗人
- 李白、杜甫一向被称为盛唐诗人,是盛唐气象的代表,其实他们与盛唐诗人不同,他们的诗反映的不是盛世而是乱世。他们的成长正在唐代盛衰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这急剧的社会的变动中...[详细]
- 《社会科学》1982年11期
- 略谈盛唐诗人开放性心理的基...
- 盛唐诗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固然与大唐帝国强大的国力、开明的政治环境、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和诗歌自身发展的规律等因素有关,但更为直接的却是在这种社会、时代背景下所形成...[详细]
- 《唐代文学研究》2004年00期
- 盛唐诗人对日本的文化心态—...
- 盛唐时,日本使者及留学生来中国访问、做官和学习蔚然成风,并且在和唐代文人的交往中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从送别日本友人的诗歌中,可以看出盛唐中国文人对于日本、日本使者的...[详细]
- 《语文学刊》2012年15期
- 盛唐诗人审美心理论
- 在盛唐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诗人的审美心理中有许多客观赋予的共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使我们省照民族文化传统对我们的文学观念、文学手法乃至精神世界的左右,寻找一...[详细]
- 《唐代文学研究》1993年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