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 宋词与中国抒情传统的美学发...
- 一.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起所谓抒情传统中的美学发展,实际上是相对文学史而言的。从文学史角度来讲宋词的美学发展,并不能限制在宋词方面,还要牵涉到文学史的丰富脉络。为...[详细]
- 《书城》2020年02期
- 陌生化理论视角下的宋词
- 我国自唐话本、明清小说盛行,到白话文运动至今,文学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全民皆可成为读者,以普通话为载体的文学创作也取得了绝对地位。在古代,宋词虽是由唐诗发展演变而来...[详细]
- 《人文天下》2019年20期
- 箫与宋词演唱
- 中国汉代以前,箫地位崇高,是祭祀祖先、与神灵沟通的重要礼仪乐器;汉代以后,箫的种类增加,使用范围扩大。箫真正通行于雅俗两界,进入大众的娱乐生活并与之水乳交融,是在宋代...[详细]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说说宋词
-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彩耀眼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与唐诗并称文学双绝,是...[详细]
- 《百科知识》2020年06期
- 宋词中的浓浓“春意”
- 春天来了,草长莺飞,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在这杨柳拂面、鸟语花香的春天里,我捧读宋词,倾听着里面的浓浓"春意"……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详细]
- 《养生月刊》2020年05期
- 千年宋词 今必复兴——姜伟...
- 诉衷情·鼠年正月 夜惊东风虎狼啸,雪知雨归早。春江暖融寒雾,含苞嫩芽知晓。 除夕疫,帘幕闭,人困耗。天命国运,千年有道,文明迟到。 阮郎归·春天里 鹰傲空冲雪地鼠,鼠年尽...[详细]
- 《鸭绿江(下半月)》2020年09期
- 宋词里的秋
- 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深夜时分,偶尔发现一盏弯月从东方升起。清爽的秋风带来阵阵凉意,伴随秋风落下的树叶,在月光下摇曳飞舞。对于秋天,其实从第一片落叶开始,就已经让人...[详细]
- 《躬耕》2018年11期
- 宋词与现实人生之间的碰撞
- 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代表,宋词也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作为文学与现实人生激情碰撞的结果,宋词不仅是词人心灵的百科全书,更是我们管窥词人诗意人生的镜子。文章从现...[详细]
- 《中华辞赋》2019年01期
- 人间宋词(组诗)
- 遥远,在星空之下造句凡是遥远的地方必有一位哲人他最爱用星星造句,说是家就在屋顶盖上几片瓦,一般不准备拿来晒太阳星星总是这样没说好今天就到了明天它们最喜欢晚上嬉戏,白...[详细]
- 《诗林》2019年03期
- 喜欢宋词
- 喜欢宋词的古典淡雅,凄美缠绵;更喜欢在床头放一本宋词,以便随时翻阅品赏。心情郁闷时,读读宋词,是一种心灵的慰藉;细雨朦胧时,手捧宋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夜深人静时,有宋词...[详细]
- 《北方音乐》2008年02期
- 浅论宋词与音乐的关系
- "词"是一种与音乐相结合、可以歌唱的新型抒情诗体,它盛行于宋代,是继诗后的又一文学艺术形式。词与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词的结构、句式、平仄字声等都与曲调息息...[详细]
- 《艺术评鉴》2018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