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禁忌符号与灵物崇拜所映现的社会文化心理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黄成夫 下载(310)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浅析语言禁忌现象
- 禁忌语是语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文通过从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语言禁忌的特征,类别,及产生的原因分析,有助于帮助外语学习者...[详细]
- 《剑南文学(上半月)》2015年06期
- 试析维汉语言禁忌的成因及发...
- 维汉语言禁忌分别带有各自鲜明的文化与传统特征、民族心理和行为模式,本文从维汉语言禁忌的成因等方面追根究源,探讨维汉语言禁忌在各自文化发展变化、互相碰撞下的嬗变和交...[详细]
- 《语言与翻译》2011年03期
- 语言禁忌的社会心理界说
- 禁忌包括语言禁忌是一种什么现象?学术界有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教训说。本文提出第五语言禁忌观,认为语言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并从语言禁忌的特征、功能和性质,语言...[详细]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
- 英汉语言禁忌趋同性松弛现象...
- 英汉语言禁忌虽然建立在各自不同的深层文化之上 ,但其总体表象仍呈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作者英汉禁忌语在现代社会日渐松弛的表象入手 ,设计问卷 ,从而揭示出在中西方文化交...[详细]
- 《唐都学刊》2001年S1期
- 语言禁忌琐谈
- 语言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不同民族风俗的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人们通常相信语言具有某种魔力,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完全同一的效...[详细]
- 《文史杂志》1992年02期
- 语言禁忌
- 各种社会都有禁忌,随时代、阶级、阶层、集团以至个人而不同.大多只是语言的禁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是说不得.例如皇帝的名字,孔子的名字,从前都要"敬缺末笔".甚至"父母...[详细]
- 《读书》1986年04期
-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
- 本文从文化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提出了语言禁忌研究的重要性,继而界定了语言禁忌的概念,并阐述了语言交流中的各种禁忌话题,最后本着尊重不同语言文化的宗旨,对跨文化语言...[详细]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2期
-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语言...
- 语言禁忌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发展史,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本文简单介绍了中西语言禁忌现象的特点,并就人们在跨文...[详细]
- 《考试周刊》2010年27期
- 语言禁忌对语言系统的影响
- 语言禁忌指因畏惧或厌恶而产生的一种语言避忌现象。语言禁忌源于语言崇拜,其产生途径有两类:一类源于人们对凶险现象的畏惧、躲避,由避凶趋吉的本能心理而生,如死亡的禁忌;...[详细]
- 《阅读与写作》2003年12期
- “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
- 本文主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称"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的语言禁忌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法和文献法等方法总结了截止到2017年加入"一带一路"战...[详细]
- 《文学教育(下)》2018年06期
- 浅析维吾尔语禁忌语
- 随着国家对双语学习的日益重视,维语学习的一些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由于民族文化差异,使其它民族在学习维语的同时,存在着对维语语言禁忌的茫然不知。本文通过对维吾尔语道...[详细]
- 《商》2013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