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央红军北渡长江第一恶仗
- 土城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以“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争取建立川西北根据地”为目标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然而却未能实现预期效果与目标。本次战役虽是一场战而不胜的...[详细]
- 《文史春秋》2022年03期
- 1935年中央红军大渡河之役两...
- 大渡河,古名涐水,亦称铜河,发源于青海高原,汇流于大小金川,由西北而走东南,至嘉州而汇岷江。两岸雪山绵亘,峰峦重叠,每至化雪季节,千里激流,倾泻而下,汹涌澎湃,石走雷奔。当...[详细]
- 《军事史林》2020年05期
- 长汀与中央红军深厚的历史渊...
- 中央红军主要是指红一方面军,它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创建最早,影响最大。正如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在土...[详细]
- 《福建党史月刊》2016年06期
- 中央红军胜利通过宁属地区原...
- 中央红军胜利通过宁属地区原因探析陈蓉60年前,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红军长征留下了史诗般辉煌的一章。在这辉煌的篇章中,有一页惊心动魄———那就是1935年5月...[详细]
- 《四川党史》1996年05期
- 中央红军一进云南的原因初探
- 中央红军在举世闻名的长征途中,恰好处于历史转折的遵义会议之后,在川南渡江的进军途中,突然转入云南地区。这是中央红军第一次入滇。为什么放弃从川南渡江呢?传统的说法,是...[详细]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最危急的关头:中央红军进军...
-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一...[详细]
- 《当代贵州》2016年41期
-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准备工...
- 1934年的中央红军长征,由于事起紧迫仓促,相关准备做得不够充分,导致红军在转移初期遭受不少挫折,但党和红军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的战略转移,不仅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详细]
- 《文史春秋》2022年03期
- 中央红军长征大事记
- 1934年10月17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原因,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主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央、军委...[详细]
- 《共产党员(河北)》2016年28期
- 对中央红军长征初期突围行动...
- 长期以来,一些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论著,在言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初期的突围行动时,大都一言以蔽之:‘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红军在...[详细]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
- 红军时期中央红军的兵站工作
- 我军的兵站和兵站运输,是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时期,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下,中央红军广大后勤人员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创和发展兵站工作,为这一时期的革命斗...[详细]
- 《军事历史》1990年06期
- 巧妙利用蒋龙矛盾 中央红军...
- 一九三五年初,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贵州。为消灭红军,蒋介石集中了中央军及湘、川、黔、滇等省地方军,对红军围追堵截。蒋介石此举固然意在消灭红军,在这背后,还...[详细]
- 《云南档案》198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