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毒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贵州农业科学》1986年01期 梁慕勤,潘世元,梁镇林 下载(57)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大豆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
- 随着我国种植制度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大豆优良品种的改进,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北部省份采取种植一季春播大豆,而南部省份多采用麦收后夏播...[详细]
- 《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05期
- 大豆病毒病抗病品种田间筛选
- 大豆病毒病是大豆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大豆病毒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引进晋豆23、晋豆32、郑豆92116、中豆19、诱变30等5个品种,通过生长性状观察,对...[详细]
- 《陕西农业科学》2019年09期
- 大豆病毒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措...
- 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肉沿着叶脉呈泡状凸起,接着斑驳皱缩越来越重,叶片畸形,叶肉突起,叶缘下卷,植株生长明显矮化,结荚数减少,荚细小,豆荚呈扁...[详细]
- 《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09期
- 大豆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 大豆病毒病是影响蓝田县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县植保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对当地大豆病毒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通过监测调查、试验示范等,总结...[详细]
- 《农业科技通讯》2015年05期
- 鸡泽县大豆病毒病的发生与综...
- 近几年来,大豆病毒病在鸡泽县大豆生产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受害植株成熟期推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病毒病在小豆、绿豆上发生也较为普通,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生产技...[详细]
- 《河北农业》2015年04期
- 春大豆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 菜用春大豆营养丰富,无公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毒病是其主要病害,一般发病年份减产15%左右,重发年份减产达50%以上。1症状春大豆发病后,先是上部叶片出现淡黄绿相间的斑驳...[详细]
- 《长江蔬菜》2004年05期
- 大豆病毒病及其防治
- 大豆病毒病(大豆花叶病)是我省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春、夏大豆都有零星或大面积发生,减产30%左右。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产量和商品价值。一、发生规律大豆病毒...[详细]
- 《安徽农业》1997年08期
- 大豆病毒病综述
- 大豆病毒病是世界上普遍发生的大豆病害之一。70年代以来,在我国各地发生日益严重,对大豆的产量影响很大。我国南方发病严重,黄淮流域一般发病10~(?)0%,北方较轻,但有些地区...[详细]
- 《现代化农业》1989年09期
- 大豆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 大豆病毒病,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受害植株成熟期推迟。近年来在大豆生产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毒病在小豆、绿豆上发生也较为普通,通过几年来的生产技术实践,在大豆病...[详细]
- 《农村科学实验》2003年06期
- 日本大豆病毒病的发生及抗病...
- 日本大豆栽培面积虽不大 ,但大豆单产水平很高。他们比较重视高产品种的选育和以病理为基础的抗病育种研究 ,对大豆病毒病的种类及抗病毒病育种等方面研究较多 ,并取得了显著...[详细]
- 《现代化农业》2002年09期
- 日本大豆病毒病的发生危害及...
- 大豆病毒病是世界各地普遍发生的病害。日本大豆栽培面积虽不大,但对大豆上病毒病的种类及抗病育种研究较多,在病理研究的基础上,较早地开展了对病毒病的抗病育种工作,取得了...[详细]
- 《植物保护》199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