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如来藏思想探究
《佛学研究》2017年02期 王早娟 下载(12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如来藏思想缘起与佛教心性论...
- 佛教自汉末传入我国,我国佛教思想可以看作是如来藏法性思想一系,无论是华严讲性起、天台讲性具还是禅宗的明心见性,都是以如来藏佛性思想为宗为本。通过对如来藏思想典籍的...[详细]
- 《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04期
- 如来藏的本来面目与终极视域...
- 佛教传入中国为时已久,而中国化佛教构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如来藏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且随着天台、华严、禅宗等宗派的兴盛而取得了无比的辉煌。宋明以降,佛教发...[详细]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汉藏佛教如来藏思想探究
- 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属于大乘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如来藏说。本文依据佛教在汉藏两地各自形成的主要宗派,对印度佛教如来藏思想在两地本土化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其特色...[详细]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认识如来藏
-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如来藏思想。如来藏思想是佛家最究竟的法门。我的传承是宁玛派,宁玛派其实和汉唐禅宗是同一源流。在我们祖师的著作里公开讲禅宗是...[详细]
- 《法音》2011年02期
- 佛教中的“心性清净”与“如...
- 佛教修习或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涅槃或成佛。这就需要论证信众达到这种目的的可能性。佛教理论体系中的"心性清净"和"如来藏"观念就是在进行这种论证时经常涉及的。"心...[详细]
- 《南亚研究》2007年02期
- 印度佛教如来藏学之结构特征
- 一、印度佛教如来藏学的形成如来藏思想可以追源于印度原始佛教的“心解脱”思想。在原始佛教中,解脱是中心论题。而解脱的关键在于断除贪瞋痴之烦恼。由于心与烦恼紧密相关...[详细]
- 《法音》2004年10期
- 印顺法师谈如来藏思想
- 印顺法师谈如来藏思想再说真常唯心系,这是依如来藏———如来界、众生界、自性清净心等为本依的。如《如来藏》、《胜》、《楞伽》等经,《宝性》、《起信》等论说。在印...[详细]
- 《法音》1997年02期
- 《如来藏经典与中国佛教》评...
- 杨维中教授八十余万字的大著《如来藏经典与中国佛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出版,是佛教研究的新收获,值得重视。这部新著作为杨教授多年辛勤研究成果,讨论的是中...[详细]
- 《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2期
- 从“批判佛教”的“基体说”...
- 本文从本体论与发生论的关系角度,分析“批判佛教”的佛教教理批判的代表性理论“基体说”,并据此批评松本史郎将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判为非佛教的观点,在最后将其立场与支...[详细]
- 《佛学研究》2005年00期
- 略论“唯识”与“唯心”义
- 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详细]
- 《法音》2001年02期
- 法藏如来藏缘起的思想特质
- 如来藏是存在论或修行论的概念,缘起则是生成论的概念,两者本没有直接联系。但如来藏思想传到中国之后,其内涵发生了很多变化。如来藏与缘起的结合在净影寺慧远与智俨那里已...[详细]
- 《五台山研究》201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