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高储蓄率测算与结构突变实证分析
《闽江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耿庆峰;李文 下载(160)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房价挤出中国储蓄了吗?—...
- 基于中国省级和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G8国家2000年至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中国房价对储蓄率影响呈"倒U"型,即房价温和上...[详细]
- 《中国流通经济》2019年07期
- 国际视野下最优储蓄率及其影...
- 本文基于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借助菲尔普斯的"黄金律水平",研究了全球108个国家的最优储蓄率与实际储蓄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国家表现出最优储蓄率围绕实际储蓄率上...[详细]
- 《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 美国家庭净储蓄率探讨——基...
- 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息息相关,以美国家庭净储蓄率为因变量,采用青年和老年占总人口比例两指标,加入人均国民收入、政府支出等其他变量,运用逐步回归结合相关检验确定最终模...[详细]
- 《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8期
- 中国储蓄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 一、中国储蓄率的变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储蓄率总体呈现波动上行趋势,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储蓄率进入快速持续的上涨阶段。按照变化特点,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储蓄率...[详细]
- 《北方经济》2012年07期
- 我国高储蓄率现象的原因及其...
-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储蓄率的演变趋势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理论与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储蓄率的形成,既有与其他高储蓄国家相...[详细]
- 《金融与经济》2011年12期
- 合理降低高储蓄率 促进发展...
- 在过去的一年里,西方发达经济体大多仍沉溺于金融海啸形成的泥潭中难以自拔,若干新兴经济体则承担起了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重任,其中尤以中国的身影最为突出。中国经济得以率...[详细]
- 《决策与信息》2010年04期
- 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GDP平均增长速度9.7%,这个速度主要是投资带来的,而这个投资的钱哪里来的?是储蓄。高储蓄率必然有高投资率,目前我国的高储蓄是一种正常合理现象,储蓄...[详细]
- 《金融博览》2009年09期
- 文化特征与储蓄率差异——基...
- 基于新经济人模型有关效用源泉的扩充,将儒家文化特征整合进偏好函数之中,并以此为基础扩展戴蒙德世代交替模型。扩展后的模型及相应的实证证据表明,儒家文化因素导致了国别...[详细]
- 《软科学》2013年03期
- 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降低储蓄...
- 按照经济学理论,应对经济衰退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率。增加直接融资,疏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增加政府和企业消费,寻机向境外转移资金、增加对外投资,加大...[详细]
- 《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年04期
-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储蓄率...
- 储蓄增量和储蓄率能够促进并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储蓄增量和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较弱,或者说甘肃省目前储蓄形成有效投资的能力较弱。引言(一)背景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家...[详细]
- 《甘肃金融》2013年05期
- 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一个解释...
- M2/GDP是度量一个国家金融深化和广化的重要指标,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却远在经济发展之上,于是这个比率呈现一个畸形增长的态势。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文在通过GRANGER因...[详细]
- 《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