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说礼仪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6年05期 张君燕; 下载(1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陈寅恪著述导读”教学探讨
-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出生于湖南长沙,著名文史学家。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求学,1926年回国,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详细]
- 《语文月刊》2017年06期
- 没有学位的教授
- 他出身名门,爷爷是清末维新派的骨干,父亲与谭嗣同等人并称"清末四公子"。按常理,像他这样的家庭背景,是可以当纨绔子弟吃喝玩乐的,但是,他没有!他学贯中西,留学多年,懂多种...[详细]
- 《职业教育(上旬刊)》2017年02期
- 素材十 陈寅恪:“教授的教...
- 素材展示人称"教授的教授"的国学大师陈寅恪,12岁就出国留学,在国外近20年。先后辗转于日、英、德、法等国的数十所名牌大学。他虽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被公认为是留学生中最...[详细]
- 《高考》2017年Z1期
- 细节
- 1896年,有个小男孩六岁了,要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合影。小男孩非常重视,这么一个大家族,以后看到照片,别人找不到我怎么办?于是他在拍摄的时候,就伸手去够旁边桃树的枝。他就成...[详细]
- 《作文与考试》2017年29期
- 不必过夸陈寅恪
-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吟得出这两句的,怕也只有国学大师陈寅恪了。先生暮年,膑足,失明,写出了足供后世瞻仰的皇皇学术巨著,心却是苦的。流传为先生心迹的"独立...[详细]
- 《语文新圃》2009年11期
-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 近日,一位同学在课前演讲中引用了"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这个句子,说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名言。演讲结束后,我给她指出,陈寅恪的原话应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她不以为...[详细]
- 《语文月刊》2016年07期
-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 请阅读下文,思考文后的问题。一1909年,陈寅恪于复旦大学毕业。他带着复旦大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陈寅恪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详细]
-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8年08期
- 陈寅恪的精神風骨
- 陈寅恪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师,是灿烂文化星河中的巨星,但鲜为人知的是,陈寅恪曾与鲁迅有过一段时期的交往。1902年春,年仅13岁的陈寅恪随其兄陈衡恪一起到日本留学,入东京弘...[详细]
- 《高中生》2015年28期
- 陈寅恪“四不讲”
-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实际上,要做到"四不讲",难度...[详细]
-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6年14期
- 陈寅恪: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 【主题导语】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闻名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详细]
- 《中学语文》2016年32期
- 陈寅恪的“四等爱情”
- 陈寅恪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导师之一。他以学识渊博著称,但年近不惑,仍未婚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唐筼。不久,38岁的陈寅恪与30岁的唐筼缔结了偕老之约。陈寅恪是典...[详细]
- 《求学》2015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