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福建的开发及方言底层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陆招英;张平忠; 下载(117)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底层”——术语的有效性
- 首先,“底层”[1]是对社会事实的一种描述,而不是一个纯粹理论范畴的想象,所以逻辑推衍的合理性并不等于对“底层”的真实反映,因为社会行动和现实社会情境中的可行性在这里...[详细]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
- 底层理论与汉台语关系
- 在研究亚洲语言的系属分类中,特别是在研究亚洲语言中系属关系未明或有关结论争议很大的语言中,语言底层理论的解释作用是无可取代的。用底层理论解释汉台语关系必须有一系列...[详细]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解读北京话与满语关系的奥秘...
-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杰博士所著的《北京话的满语底层和“轻音”“儿化”探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不但发现了语言接触的事实,而且阐释了语言融合...[详细]
- 《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01期
- 《底层表达》介绍
- 《底层表达》(Underlying Representations)是"音系学中的核心论题"系列丛书之一,2012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Martin Krmer是挪威特罗姆瑟大学语言学系教授...[详细]
- 《当代语言学》2014年04期
- 闽顺昌方言古越语底层词初探
- 福建境内很早就有先民居住,他们是早期对福建进行开发的闽越族人,在福建境内的生产和和生活促进了闽地的发展,同时在方言中也留下了痕迹,称之为"底层词"。[详细]
- 《双语学习》2007年11期
- 音系底层形式的界定:规则交...
- 底层形式(UF)或者底层表征(UR)是经典生成音系学中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音系推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表层制约为核心的优选论(OT)的诞生,使得底层形式似乎丧失了其应有...[详细]
- 《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10期
- 写信寄给心灵
- 放假了 ,我很喜欢给朋友写信 ,因为自己太害怕孤单。前一阵子 ,天阴沉沉的 ,我的心也随之压抑、烦闷 ,这种感觉把我紧紧缠绕 ,细细包裹 ,让我陷在了一种无奈和彷徨中 ,仿佛“...[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24期
- 南方汉语古越语底层问题新探
- 南方汉语里的“古越语底层”有不同类型的情况。以“底层词”为例,有的是 分布在南方而汉籍无查的;有的是南方汉语形式跟今天侗台语等兄弟民族语言相似, 但可以证明汉越同...[详细]
- 《民族语文》2001年03期
- 从南海地名看古南越族底层词...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地名。这些稳固的地名很好地记录下了古南越族的底层词。本文拟从古南越族底层词形成的历史背景切入,探讨底层...[详细]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9期
- 粤方言中的壮侗语底层语法
- 两广早期土著居民所操的语言属于侗台语族,现今粤方言仍遗存不少古越语底层语法。本文通过分析粤方言的比较句式"X+A+过"、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持续体等,以求证这些语法现象...[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08期
- 语言的底层理论与底层分析方...
- 自1968年10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只有8人参加的第1届"汉藏语构拟会议",到1974年第7届始定名为"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ICSTLL)至今,汉藏语研究已从原先的少数学者的研...[详细]
- 《语言科学》2007年06期